
系列解读之十:这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极为丰富
【学习进行时】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文章,为您梳理解读讲话中的一系列重大观点。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七一”重要讲话, 总书记站在人民创造历史的高度,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新表述。这一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极为丰富,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
一切为了人民
——“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曾深刻指出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 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人民民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
2019年11月, 在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七一”重要讲话中, 用“全过程人民民主”对此作出了高度概括。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充分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质和优势。
“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支持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曾说,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 曾深刻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 广泛、 真实、 管用的民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国家决策的参与者,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魅力所在。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带到会场。大家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逐梦想。
“十四五”规划编纂期间, 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有关方面从群众的献策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有关部门先后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
从国家立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监督到物业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人民群众都切切实实参与其中。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