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的大片是怎样炼成的
揭秘《长津湖》系列电影的“破圈”密码
本报记者涂铭、张漫子
春节档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在热映,不少观众大年初一就走进影院,在壮阔的战争场面中感悟澎湃的家国情怀。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这部影片以上映15天、35.12亿元的票房成绩单,接续了前传电影《长津湖》的观影热潮,不仅以诗性的宏大叙事为我国战争片带来新气象,更将数千万观众带入可歌可泣的历史现场。
此前,《长津湖》在观众呼声中几番延期下映, 终创造了1.22亿人观影、57.72亿元票房的奇迹,摘得了2021年度全球票房的桂冠,成为我国影史票房冠军。
登顶影史票房、领跑春节档的系列影片是怎样炼成的?它如何叙写历史,如何让亿万年轻人“破防”,使正能量获得大流量?带着这些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日前专访了该片出品方及主创,揭秘《长津湖》系列电影的“破圈”密码。
让亿万年轻人“破防”的中国故事
1950年10月,长津湖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严寒。从华东调来参加长津湖战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未换上冬衣就紧急入朝。战士们的平均年龄仅在20岁上下,没有棉衣、帐篷、火炉、热食御寒保暖,白天充饥解渴的只有结了厚冰的土豆和漫山遍野的冰雪,夜间只能与战友抱团取暖。有的战士鞋破了掉了,赤着的脚满是冰坨;有的战士耳朵冻住了,一碰就掉,但只要冲锋号一响,所有的人都会立马冲出去战斗。
凭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永不言败的顽强精神,他们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 长的退却”,创造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传奇。
《长津湖》系列电影真实还原了这场非对称作战, 终以弱胜强的血战记忆。“中国战士与外国战士如此激烈地正面交锋、近身肉搏,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 一次。”该片导演之一陈凯歌说。
每个镜头、每处细节,都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真实惨烈,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恢弘场面的细节呈现,令观众置身于炮火纷飞的战场,感受弹片擦身而过的窒息感和浴血奋战的激燃。
真挚动人的兄弟情、叛逆少年成长为英雄的蜕变,为宏大题材的战争大片增添了微观层面的“贴近性”。
“两部影片中,既有兄弟情,也有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叙事上做到了前后呼应。”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说,哥哥伍千里和弟弟伍 到达水门桥后,随时都面临着伤亡。水门桥下,哥哥对弟弟说,“接下来你想怎么飞、怎么跑,你自己定”,其实是对弟弟的嘱托。后面还有一句台词,他握着弟弟手说“手脚麻利点,手榴弹扔得越远越好”,这样的对话传递出的兄弟情贯穿两部影片的始终, 后水门桥畔的嘱托,更像是一种告白,让不少观众动容。
四川大学硕士生杨媛媛爱看那段“英雄成长记”:易洋千玺饰演伍 这一新兵角色,从对枪支好奇,到对军人 的珍视,从队伍撤离时的逞强,对朋友在眼前牺牲的恐惧,到战场上遇敌的沉稳冷静……
年轻观众不仅在他的身上照见了自己的童年,也对他在七连战士的呵护下一步步成长成熟的经历产生共情:71年前,一个个像伍 一样的志愿军战士,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以钢铁般意志绘就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三位导演“抢”一个冬天,只为“留得下的经典”
长津湖战役是一场迂回的炼狱之战,电影背后的创作故事,更是跌宕起伏。
这个项目始于2019年夏季。在组织创作班底,筹备9个月之后,剧组一开机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
“各省纷纷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剧组各项工作被迫就地搁置。”于冬回忆,一直到2020年夏天,疫情得到控制,剧组初步具备复工条件,可电影是冬天的戏,错过了冬天,就只能继续等待下一个冬天的到来。
“两次筹备,两次开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影院不知何时重启。”于冬坦言,当时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更担心的是,无法赶在重要时间节点前完成拍摄任务。”
为抓工期赶进度,把所有拍摄集中在仅剩的一个冬天完成,二度开机的《长津湖》系列电影集结了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导演。
“我们不能再错过。”于冬说,当时的念头只有一个,一定要完成《长津湖》。为此,博纳用上了压箱底的资源,主创团队堪称“豪华”:除三位导演通力配合外,知名导演、编剧黄建新任监制,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只为完成一部“留得下的经典”。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