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82亿元,这是今年双11累计成交额的 后定格。
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还有物流订单总量——23.21亿单,相比首届双11增长了近9000倍,订单创建峰值每秒 高达到58.3万笔。
而当狂欢的高潮消弭,我们也迎来“贤者时刻”的片刻沉思:
磅礴的消费记录背后是否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消耗?拆掉的快递包装垃圾 终都去哪儿了?快递行业的“绿色物流”计划已启动4年,现今发展状况究竟如何?
11月19日, 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独家发布《绿色双十一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聚焦双11战绩后的“绿色”思索,将从物流行业、快递企业、品牌方和消费者多方视角出发,洞察在推动中国快递行业变“绿”的进程中,他们各自倾注了哪些力量。
中国物流再添新招牌
包裹的一生都在变“绿”
众所周知,“快”——已成中国物流的金字招牌。今年天猫双11,中国物流再填一块新招牌,那就是“绿”。
作为中国物流绿色发展的倡导者,菜鸟早在2016年就启动了“绿色物流”行动计划,并成立了中国首个物流环保公益基金,推动全行业、全链路的绿色化。
5年来,中国绿色物流进展显著,从包装材质到包裹送达再到绿色回收,数百亿个快递包裹正在绿起来:
从包裹的材质上来看,快递袋和纸箱正在减塑环保化。菜鸟联动海内外500多个商家使用生物基环保快递袋,并提倡拉链式五胶带纸箱,这些举措也吸引了上游的批发采购平台1688参与绿色行动,开辟绿色包装专区。
在装箱环节,智能算法成为包裹的“瘦身”神器。菜鸟供应链利用其智能装箱算法,通过优化箱型和推荐合理的装箱方案,平均减少 15%包材使用;今年双11,算法瘦身了超过 1200万个包裹。
在运送环节,城市物流网络也在提升效率、减少能耗。以菜鸟为例,创新智能分仓、前置备货、门店发货等模式的推行正在推动物流网络高效化,如通过城市仓发出的距离可减少100公里,门店发货可实现3公里内分钟级配送。
现如今,快递“旅程”的终点不再是垃圾箱,越来越多的快递包装物被回收。2017年,菜鸟启动“回箱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个城市全面开展快递纸箱回收行动;2019年,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与菜鸟、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绿色快递日”,在全国铺设5万个绿色回收箱;截至2020年已增加至8万个。
尾款人变收货人
拿下“一亿+”回收战绩
“拆快递”是每个尾款人感受快乐的巅峰时刻。
在今年双11,关注绿色消费的剁手党人数骤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地对快递包装物进行环保处理。
《白皮书》显示,全国各界社会力量诸如大学生、校长、社区人员和菜鸟驿站站长,都在积极处理快递包装——全国快递代收点14天回收了超1亿快递包装。
据悉,天津师范大学的校内菜鸟驿站有约80%的进展包裹包装物被回收,成为全国回收率 高的驿站;而珠峰脚下的扎西宗乡菜鸟驿站,今年双11 一次设置了绿色回收箱。48岁的村民普布在朋友的帮助下 一次网购,在收到人生的 一个包裹后,他把快递包装物放入了回收箱内。
除了驿站回收,双11期间也涌现出不少“以物换物、代收快递”的社会趣闻:
上海多个小区尝试“快递箱换零食”,居民可凭借快递箱根据兑换规则免费换取零食,在新顾村大家园,小学四年级的陈同学和小伙伴们挨家挨户收集快递箱,换回了一周的零食。
杭州驿站甚至催生了新行业:一位六旬阿姨在驿站看到很多人去了快递丢弃纸箱,于是帮顾客免费拆快递,每天能回收100斤纸皮,日收入百元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