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忱描绘新时代是网络文学的使命所系

 头条123   2024-07-31 17:59   411 人阅读  0 条评论
热忱描绘新时代是网络文学的使命所系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启动2022年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评选工作,推动网络文学描绘新时代新征程,以新风貌新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作协此前发布《2022年度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选题指南暨重点作品扶持征集通知》,明确将新时代山乡巨变、科技创新和科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优秀历史传统等主题作为扶持重点。其他如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等表彰、扶持等,也都有一个明确的导向,即鼓励引导网络文学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塑造时代新人形象。

  近年来,通过正确引导,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不断加强,涌现出诸如《大江东去》《大国重工》《浩荡》《重卡雄风》《朝阳警事》《上海繁华》《大山里的青春》《特别的归乡者》《旷世烟火》等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总体来看,虽然近年来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无论是作品的表现能力还是影响力,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1.把网络文学的通俗易懂转化成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

  影响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水平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人至今仍顽固地认为:反映现实不是网络文学之所长,也不是网络文学发展的目的和方向;网络文学是自由放飞想象的天地,应该以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为 一要务,写“快文”“长文”“爽文”,玄幻、修真、仙侠、穿越、悬疑、言情等类型小说才是真正的网络文学。一些人甚至认为,传统文学遵从的是现实逻辑,而网络文学遵从的是游戏逻辑,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所在,壁垒森严,不可调和。

  正因如此,很多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包括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作品,都过度依赖穿越、重生、金手指、赋能等,总是用超现实的手段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做并非完全不可以,但过度依赖这些超现实手段,就会回避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使问题的解决变得轻易、随意甚至儿戏,作品读起来确实爽了,但也因此缺乏强劲的精神力量。更等而下之的,则是搞出抗日神剧、随手掏出几千万现金之类荒腔走板的东西。

  当然也有一些作品就创作手法来讲,走的完全是传统文学的路子。这类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和其他网络文学作品一样,注重情节推动,善讲故事,其他基本和传统文学创作一致,但在人物形象塑造、精神开掘等方面,与传统文学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中国作协把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目前正在组织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网络文学要真正成为新时代文学当之无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新时代新使命,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把网络文学的通俗易懂转化成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把网络文学的人多势众转化成建设文化强国的众志成城。

  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是网络文学承担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网络文学反映现实、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一味遵从游戏逻辑显然是不行的。简单地追求爽感,总是以幻想的方式处理现实问题,这是不成熟的表现。网络文学如果一直以这样的观念、思维、方式支配创作,将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因此,网络文学要更好地反映新时代,必须改变一味遵从游戏逻辑的状况,在不背离“网络性”的基础上,尊重现实逻辑,提高反映现实的能力。

  以高水平的网络文学作品反映新时代,需要广大网络作家自觉坚守人民立场,努力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要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观,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生活、新情感、新故事,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总体来说,目前网络文学创作呈现出向上向善、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但仍有部分网络文学作者以消遣的态度、游戏的逻辑对待创作,调侃人民、割断血脉、凭空虚造等现象时有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耽美”等不良文化,炫富、“躺平”等错误倾向,仍未绝迹,有的甚至引导了阅读风气。这就要求网络作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保持清醒,坚决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积极塑造厚重、刚健、先进、质朴的时代新人形象,提高网络文学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2.结合网络文学特点,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展现壮阔的时代进程

  网络文学描绘新时代,要着力展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63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