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店在两个多月前,已接入北京地区主推的 三方监管系统之一全优车开发的‘车百灵之 智能管家’(以下简称‘车百灵’)。以前店里也采购过一些管理系统,但这些工具并不太成熟,只能解决部分节点上的小痛点。而如今接入 三方监管系统后,可以聚焦业务全流程,涵盖从搜集线索到跟踪、查询,直至出单。”
还有一个月!根据北京市有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北京地区 兼业代理机构应于6月30日前完成系统建设,并与 公司完成对接,同时要求为API对接,未完成的公司将无法出单。
这意味着,截至明年2月1日的信息化整改工作再次加速,北京监管部门要求兼代机构与 公司接口对接“先行先试”,或将带动其他地区加快推动信息化合规整改。
目前,北京 兼业代理机构的系统对接进展如何?信息化水平是否得到显著提升,代理机构对整改的态度是欢迎还是抵触?消费者能否因此受益?带着种种疑问,《中国汽车报》记者来到北京一家率先完成系统升级和对接的4S店一探究竟。
♦信息化程度低 痛点亟待整改
兼业代理机构是 中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汽车经销商、维修厂为代表的 兼业代理机构多呈“多、散、小”的特点,合规程度相对不足、信息化治理不完备、信息系统建设不规范、信息安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尤为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中小兼业机构在 代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和从业人员管理上往往不如专业机构规范,更需加强监管,故兼业机构应在 代理业务方面与专业机构保持一致的信息化工作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去年9月16日,北京银保监局曾下发《北京银保监局关于加强北京地区非金融类车险兼业代理机构合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分别从车险兼代、 公司的角度,对信息系统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
其中,《通知》要求车险兼业代理机构应当建立车险业务信息系统,并与 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对接,实现电脑联网、系统出单、实时管理,确保向 公司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投保信息。同时,还要求 公司应当通过行业信息系统向北京银保监局报送车险兼业代理渠道相关数据。
此外,今年1月12日,银保监会印发了《 中介机构信息化工作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中介机构的系统建设、人员配置、信息安全等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提出自2月1日起实施后的一年整改自查期内,若不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将不得经营 中介业务。相比之下,北京地区的车险兼代机构的整改压力更为严峻。
♦ 三方系统服务助推行业信息化升级
受访4S店总经理刘宇告诉记者,由于 出单不够透明,数据都沉淀在4S店,难免会出现一些营私舞弊的现象,比如乱收手续费、差价较大、部分服务承诺无法兑现等,行业亟需进一步规范。
从监管层面看, 兼业代理机构的信息化监管亟待规范,近几年,作为 兼业代理机构主力军的车商,自身也一直在寻求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作为汽车产业链下游, 是车商重要利润来源,但是现存的互联网产品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在 业务上操作原始、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数据信息难留存等种种痛点。
按《办法》要求,车险兼代不仅要完成与 公司的API对接,还得完成与 中介监管系统的数据对接。同时,还需落实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人员系统等三大系统,具备用户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的功能,并遵循监管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信息化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人员配置,完成 中介信息化系统建设并不容易。
针对中小 中介及兼代机构面临的困难,《办法》明确可以采取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定制开发、外包开发和购买云服务等多种形式建设信息系统。考虑到开发难度及成本、周期等因素,刘宇介绍,大部分4S店及其背靠的经销商集团都不具备独立开发系统的能力,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购买服务是 佳选择。
“我们店在两个多月前,已接入北京地区主推的 三方监管系统之一全优车开发的‘车百灵之 智能管家’(以下简称‘车百灵’)。以前店里也采购过一些管理系统,但这些工具并不太成熟,只能解决部分节点上的小痛点。而如今接入 三方监管系统后,可以聚焦业务全流程,涵盖从搜集线索到跟踪、查询,直至出单。”刘宇表示。
♦便捷、高效、稳定 信息化改造显成效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