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雯、杨娜(均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
在安徽璀璨的历史进程中,独有的文化沉淀和实践基础形成了安徽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在安徽这片土地上,众多纪录片用视听的形式为安徽地域文化的传播插上了翅膀。《八月桂花遍地开》《百年壮歌》《大黄山》《中国文房四宝》等纪录片充分展现了安徽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凝练出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以强大的感召力为文化传承及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可以说,安徽出品的众多纪录片,共同铸就了安徽印象。
以安徽金寨县59位开国将军为主要人物的大型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主体内容就是在客观史实基础上进行构建的。片中融入了大量真实影像、图片资料。以金寨县这片红色革命土地为根基,全景式展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真实再现了从安徽出发的开国大将们走向革命道路的历程。为了不断夯实影片内容的可信度,片中引入了寻访者的视角,为翔实的历史资料进行佐证。该片借助真实的影像资料,实地探访,客观考证,综合运用多种拍摄手法,凸显出优秀文化的重要内核。
如何将历史史实与当下时代现实相结合,纪录片制作者用时空并置的叙事手法给出了答案。大型专题片《百年壮歌》在整体叙事走向上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将整体内容分为烽火江淮、奠基立业、改革春风、时代新篇、走向未来五个篇章,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了百年来安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该片以时间卷轴为主线,展现百年奋斗进程,并从空间维度出发,用发生在江淮大地上的历史事件丰富每一个关键时间点的情节。
纪录片在保证史料翔实、完整的基础上,视听符号的功能运用显得格外重要。独特的配乐、为历史作证的现场采访声,都会对所表达内涵和意义进行提升,尤其是富有感染力的解说词。在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中,对于建党进程示意图式的呈现没有拘泥于静态的形式,而是创新地采取了可视化的策略,在地图上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现党组织的成立,并配以具体乡村、年份、地理位置这些有助于理解记忆的图标。每个党组织都用一把正在燃烧的火炬代表,蕴含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深刻立意。在讲述到小说《少年漂泊者》时,则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了乌云密布、波涛汹涌、雷电交加下,主人公不畏艰难、心怀革命信念,坚定不移走革命道路的画面。这些生动、立体、带有空间感的视觉符号,极大丰富了纪录片的表征意义。
以真实性为本质特征的纪录片,一直是讲述历史故事、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八月桂花遍地开》《百年壮歌》《大黄山》这些纪录片从安徽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以客观、翔实的史实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了时空并置、由小见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多种叙事方式,充分调动了解说、配乐、动画等视听符号,唤起了安徽大地上人民群众百年奋斗征程的共同记忆,展现了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重要功能和责任担当,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让文化自信深植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6日 15版)
原标题:纪录片矩阵打造安徽印象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多部经典纪录片可线上观看
纪录片《傲椒的湘菜》聚焦湖湘饮食文化传播
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新一季将触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部美食纪录片,如何拍出贵阳的烟火气?
纪录片《中国》回归 激活“群星”闪耀的历史记忆
纪录片《中国》 二季开播 激活全景式历史时空
纪录片《蓝海中国》收官 讲述中国海洋故事
纪录片《过年的画》聚焦杨柳青年画:传统手艺 代代传承
弘扬洛阳传统美食文化 微纪录片《排队小吃》今携河南美食来袭
不论生活怎样,先拿起爱的号码牌——评正在上映的纪录片《“炼”爱》
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二季上线 打开文学家看待万事万物的窗口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线上开幕
冬奥题材纪录片讲述中国体育故事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聚焦东京奥运会,好看视频独家上线竹内亮全新纪录片《奥运背后的她们》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片单发布
B站向全国用户免费开放 3442 部纪录片:每年五月
后疫情时代 | 日本纪录片导演探访中国产值暴涨企业
纪录片《中国》 二季:领略传统东方美学魅力
《比邻:遇见50年》系列微纪录片在比利时开播
一座城市一段纪录片 赞麦源选记录中国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