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将以环湾沿江开发为重点(资料图片)
石湖港将扩大规模
未来5年,如何把泉州建成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发展后劲足的经济强市?
昨日,在泉州市委书记徐钢所作的报告里,已绘就蓝图:泉州的产业基础较好,港口优势与生俱来,城市后发优势明显。因此,接下来的5年,泉州各界将发力,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港口为龙头,以城市为载体,推动泉州大发展、大进步。
产业:三产互动突出创新引领发展
【报告摘要】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促三产互动、轻重协调、创新引领、集群发展;突出创新引领发展,致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解读】在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吕刚看来,泉州经济发展方式已到了需要转变、提升的转折点,这是形势发展的科学判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更涵盖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改善社会管理等方面。
据悉,泉州将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泉州市经贸委主任黄国富介绍,未来5年,泉州将鼓励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两端延伸”。所谓“主辅分离”,是指加工制造环节与研发、物流和销售等服务性环节相分离;“两端延伸”,则指的是前端向研发、设计等环节延伸,后端向物流、销售等环节延伸。
现代服务业将是今后 三产业的重点。泉州将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形成若干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 、酒店会展、中介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环境不优,是制约泉州市企业创新的 大瓶颈。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介绍,报告提出创新引领发展,旨在用人才强带动科技强,用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用产业强带动经济强。泉州正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重点,实施“企业创新行动计划”,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以上。而据泉州市公务员局局长吕炜民介绍,《泉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已出台,拟通过六大人才政策、十二大人才重要工程,实现人才强市。
港口:构筑“集疏运体系” 以港兴市
【报告摘要】构建以港口为取向的集疏运体系,发挥港口的“大进大出”、“东出西进”功能,以港兴市。
【解读】为拓展港航综合交通,未来几年,泉州将重点抓好石湖5#~6#泊位、肖厝作业区5#~10#泊位、秀涂作业区3#~6#泊位和16#泊位、石井作业区4个万吨级深水码头泊位,以及中化重油等一批大型临港工业和能源项目配套深水码头泊位建设,力争至2015年港口综合吞吐能力达到14000万吨,基本形成肖厝、鲤鱼尾、斗尾、石湖和秀涂5个深水码头泊位群。
与之配套,还将加快铁路、高速公路网建设,抓紧泉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抓好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泉州新机场的前期工作,加快泉州市“陆地港”建设。同时,加强泉台港合作,争取获批设立秀涂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另外,泉州积极探索以台引台的招商机制,加强与台湾的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合作,进一步拓展泉台交流合作领域。在围头湾区,将重点提升围头和石井作业区对台运输能力,加大石井作业区深水岸线开发力度,加强与高雄、台中、基隆等港口对接,做大对台货运直航规模。
环湾:晋江北岸将成 泉州核心城市展示平台
【报告摘要】突出980平方公里湾区城市的核心地位,以环湾重大基础设施、重点片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和实施同城化等为抓手,合理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和环湾各组团商业综合体。
【解读】“泉州正全力推动晋江北岸核心城市展现平台。”泉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这个展示平台,拟起于浦西万达城市综合体至东海东部经济区的沿江地块,分别有浦西三号地商业体综合体、法石片区、晋江东西岸商业综合体、蟳埔会展中心、行政中心轴线、东海总部经济区。该平台将成为今后泉州的商业、居住展示区域,“招大商、作大商,以此提升泉州商业档次”。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