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街头这样的溢污现场,不时可见
海都闽南网讯
核心提示:
筒瓦、琉璃、飞檐、古匾,这条按照传统闽南建筑风格建成、荟萃国内各派名菜佳肴的泉州市区美食街,你一定不陌生。
1999年10月,泉州市委市政府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决定将市区工业路拓宽改造为美食街。次年元宵节,美食街开门纳客。这条全长613米、宽15米,主干道宽8米、上百间店铺的特色街正式与市民见面。
然而,11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踏进这条曾让人食指大动的名街时,总有些细节缺陷叫人失望:由于餐饮业集中,排入地下管道的油垢造成管道堵塞,店门外常是一片油光,让人望而却步。
可喜的是,这个长年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近日已经被纳入鲤城区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根据安排明年10清淤完工后,美食街有望迎来一张洁净的面孔。
【商家叫苦】
油污凝结加大清理难度
管道一堵,污水泛滥,首先头疼的就是商家。
美食街靠近津淮街一侧大门边,有家经营了10年的湘菜馆。谭姓香港老板告诉记者,美食街建成前,他已在附近工作数年。“当时这里十分破落,还是一条土路。”10年前美食街建成之初,他们湘菜馆入驻后不久,便发现了地下管道偶尔会堵塞。
11年过去,随着其他大店家的入驻,谭先生的小店也扩大了规模。但他觉得,店面虽然像样,但是基础设施没有跟进。
现在,他们店几乎每个月,都要组织对店门口下水道进行清淤。“油太多了,冬天都凝固了,很难清理,只好用开水和工业碱下去疏通。”
谭先生认为,泉州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卫生文明城市,这么一个特色的美食街可以说是一张名片,地下水管道改造应该是迫在眉睫。
排污肇事小店也堵得慌
美食街中段,一家经营东北风味的小饭馆老板高先生说,他们来了2年,也看了美食街2年的污水。
前不久,有好几个老人和妇女摔到在离饭馆不远的窨井边上,有的还骨折住了院,罪魁祸首,就是这满地的油渍。
果然,在高先生指引的地方,两三个窨井的井盖上面垢了一层黑黑的油,周边积了一大摊脏水,看着让人没了食欲。
边上,一家姜母鸭店,从厨房铺设了一条小水沟,不断有泛着油的污水从管道排放出来, 终汇入地下管道。
高先生说,越是大的店排放量越大,但是小的店也是积少成多,加上长年没有清淤,很容易就堵塞了。“而且,太阳一出来,油化开后,路更滑了!”高先生挺为过食客担忧的。
布管不合理也是原因之一
靠近丰泽街一侧大门附近,有家经营了11年的大排档。
记者随机一走访,就发现大排档外面的地下水道管口积了一大摊污水。“昨晚刚清理,白天又冒出来了!”老板黄先生叹息,他们店花了不少前在疏通管道上,但还是一堵再堵。
积水的具体位置在美食街一条旁路的路口。黄先生说,美食街里原来有不少大的工厂,有胶鞋厂、竹编厂和工艺厂等,美食街建成后,道路两侧虽然改成了店面,但身后还有不少遗留下的厂区。他们店后面就是工厂和宿舍楼,加上美食街地势稍低,污水会常发生倒灌排不出去的现象。
对于门前这条主干道堵塞的问题,黄先生认为,除了油污多、和管道规划不合理、下水道混杂也有关系。
【社区头家】
上书清淤未果 这回盼来动了真格
为了解决下水道堵塞的问题,辖区内的鲤中街道促进社区居委会也付出了不少辛劳。
“把裤腿挽到膝盖,一人拿一把刷子,提一把洗衣粉就去清洗。”一工作人员说,下水道的问题成了社区工作的一块“牛皮癣”,根源没有解决,怎么清都清不掉。
鲤城区人大代表、社区主任吴仁勇证实,美食街建成后1到2年就发生堵塞现象,之后多年里,一旦有商家投诉,他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通,但无济于事。
为了能得到解决,他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在鲤城区人大代表大会上,提出美食街排水管沟清淤的建议,但 后都不了了之。
直到 近,上面发下来的一份文件让吴仁勇主任看到了希望。
“已经将美食街排水管沟清淤工程纳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了!”指着白纸黑字,吴仁勇如释重负。
吴仁勇认为,当初地下管道并非专为餐饮街设计,而是按照普通街道建设,这才是屡疏屡堵的主要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