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19日到22日,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大会以“视听改变生活、文化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国新视听领域的探索者、实践者、创新者、引领者,呈现了新视听的新 技术成果及应用,展示出新技术对新视听产业的巨大推动力。
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展会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的文化标本库和基因库、复合出版文化生产线、三维场景采集技术、平面画卷采集技术、六通道全息显示样机、伏羲云文化大数据交互系统、数字电视网络图书馆、红色基因库、数字书法桌、VR党建机等一系列高新视频技术成果绚丽夺目,全景式展现了全国广电行业紧抓高新视听技术发展机遇,加速推动视听媒体向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转型升级,推进视听媒体向智媒化迭代演进。
一、5G+8K引领新视听产业发展
2020年是5G加速落地的关键一年。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5G超高清技术产业链条正逐步完善。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提出建设5G+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设施,完善5G超高清业务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便携式5G+4K/8K直播编码总体方案设计,促进5G超高清设备规模商用。北京市极为重视5G高清视频产业的引领作用,加快相关产业布局,积极推动设立5G+8K专项资金和京津冀新视听发展基金,并将与国家广电总局签署《5G+8K+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高新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随着5G加速商用,5G+4K应用正在快速部署,5G+8K在视听内容生产、制作、传播、分发等各个环节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
借力2022北京冬奥会直播,5G+8K视听技术不断完善。5G+8K超高清视听应用场景广泛,视听大会重点展示了云转播和云生产领域的应用。中国云转播公司致力于打造超高清云转播系统,开发了“5G+自由视角+云转播”、“5G+多维视角”、“共同空间云体教”、“远程混合采访”、“虚拟互动”、“创新源”等系统应用,基于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聚焦拓展融媒体市场,采用“双中台+微服务”架构,实现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云转播的“全云+全IP+全移动+接入即服务”系统,可以为体育、媒体、文娱、教育等行业提供创新服务。5G+8K视听内容云生产领域出现了百度云、金山云等一批云端高性能、智能化的内容制作和传输业务服务主体。
北京云转播展览现场
“国产”是今年大会5G+8K展示的关键词。国产8K摄录设备、国产收录系统、国产编解码系统、国产视频处理软件……国产5G高清视听产品日益成熟。这些国产摄录设备、后期制作软件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国内超高清频道的建设当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利用5G技术基于对视听业务创作、生产、分发、体验等场景开展持续探索和实践,通过 ICT技术,打造视听内容制作分发数字底座,推动行业向智、简、融方向发展。中科大洋的“大洋8K非编”、“大观视频云(5G+AI)一站式视频直播、点播服务解决方案”,新奥特的“石墨超高清在线图文包装系统”、“VES超高清慢动作回放系统”等备受瞩目。北京华创高科技术有限公司的国产超高清摄录设备、高清演播室系统日益成熟;数码视讯等公司生产的8K超高清编解码系统、5G摄录背包等5G装备已经进入市场应用。
5G+8K展览现场
5G+8K推动新视听业务加速跨界 ,是智慧广电发展重要驱动力。一方面,5G+4K/8K超高清视听应用承载了多项技术,5G、云计算、大数据、超高清、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交互应用等技术都被纳入创新应用场景。另一方面,5G环境下视听媒体与万物互联结合更加紧密,5G+4K/8K超高清技术推动“视听+”不断扩展版图,不断拓展在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5G+8K视听内容在文化、旅游、健康和教育等跨行业应用不断推进,超高清视听技术在数字展览、鉴真防伪、艺术鉴赏、展演展播、远程医疗、教育培训等领域应用逐步推进。
5G赋能超高清产业
二、人工智能赋能新视听,加速视听智媒化转型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