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是否跟上了古装剧的审美升级?

 头条123   2025-01-12 23:08   1974 人阅读  0 条评论
《风起洛阳》是否跟上了古装剧的审美升级?

《风起洛阳》是否跟上了古装剧的审美升级?

《风起洛阳》是否跟上了古装剧的审美升级?

  ◆《风起洛阳》开播以来,被议论 多的除了两位当红男主角的演技和颜值,便是该剧的人物造型和服装道具

  金燕

  “服化道”向来是古装剧必过的观众评论关,因为这正是人们选择看古装剧的重要理由。由于有时空距离,古装剧的创作空间比时装剧更大也更自由,同时也就更需要独到的创意和精心的设计。环境造型、服装道具、画面构图以及色彩光影的整体考究和用心设计,可以为观众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可令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从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美学滋养。

  因此,《风起洛阳》开播以来,被议论 多的除了两位当红男主角的演技和颜值,便是该剧的人物造型和服装道具。由于同样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观众不免拿《风起洛阳》与《长安十二时辰》相比较。2019年播出的《长安十二时辰》(准确地说是前16集),为行业树立了有关剧作和摄影剪辑的新标准。近三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从之后的《鹤唳华亭》到今年的《骊歌行》《千古玦尘》,以及不久前完结的《周生如故》等剧,从环境造型到服装道具乃至整体色调,虽各有风格,但无一例外地追求与中国传统美学相呼应的审美情趣。比如曾经的古装剧中所呈现的高饱和度的“阿宝色”,已经普遍转为更加贴近古典文化气质的素雅古朴色调。

  虽然资深影视演员以及传统影视制作团队入驻网络剧市场,给古装网络剧带来了质的飞跃,但与屏幕上的传统电视剧相比,网络剧自有其不一样的基因。从古装网络剧中以青春爱情为主线的“古偶剧”“甜虐剧”的占比和热度,以及历史正剧在网络世界里的水土不服,我们不难看出,古装网络剧的核心观众群体是跟互联网一起长大的网生代。

  面对年轻而充满热情的观众群体,精品化制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精品化制作也给青年观众带来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染。值得玩味的是,在市场化竞争导致的制作升级过程中,古装网络剧不仅传递了侠义、正义、守信、忠贞的传统价值观,而且还有意无意地承担了传递传统文化之美、国风之美的 有力度的媒介。

  环境造型不应止步于华丽大气,还应该与剧情实现恰到好处的贴合,才能起到完美营造氛围烘托剧情的作用

  使用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和华丽精美的制作,是当代古装剧中环境造型的一个普遍现象。环境造型不仅止步于华丽大气,而且讲究与剧情贴合,起到完美地营造氛围烘托剧情的作用。

  《千古玦尘》所展示的世界宏伟瑰丽,从上古世界的神界、仙界、妖界,到后古世界扩增的天界、妖界、人界,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宏大世界以及众生平等的世界观。仿宋剧《鹤唳华亭》则追求写实风格,高山丽水、亭台楼阁、高墙大院,每一场景每一幅画面都简约至极却也唯美至极,透露出以淡雅、低调和精致为主要特征的宋代美学,营造出文化宋代的意境与氛围。开篇时陆文昔面对的壮丽山河、白鹤振翅,与宋徽宗的《瑞鹤图》气韵相仿;萧定权和陆文昔隔屏相遇的晒书场,则尽显宋代文人的风雅与诗意。所有场景的设计都与人物命运的起伏沉落浑然天成。与之相呼应的是仿唐剧《骊歌行》,色彩基调偏重古朴兼具盛世时期的华美之风,整体稳重大气,同时又不失细节处的考究。今年的黑马之作《周生如故》,没有高楼广厦的宏大场景,却把塞外边关的雄浑、寂寞王府的静谧表现得恰到好处。环境造型的简约质感,恰到好处地烘托了细水长流不急不缓却一生一世的古典爱情气韵。

  再说服装道具。较之从前古装剧的大而化之、粗制滥造,当今古装剧的服装、配饰、道具都越来越精益求精,在细节上处处体现出文化与审美的追求,考据与创新并举,与当代网络剧的思想性和叙事性的进步相得益彰。

  《鹤唳华亭》虽为历史架空剧,但服化道却是写实主义的风格设定。精心设计的服饰道具,高度还原了宋代的风土人情,透露出以淡雅、低调和精致为主要特征的宋代美学。该剧所出现的文官服饰,如朝天幞头、花式折角幞头、程子巾、通天冠、方心曲领、玉带、鱼符等服装细节均把控得十分严谨。就连贵族女子不同场合穿的袆衣、鞠衣、朱衣、礼衣,也尽有体现。让观众在这个历史悲剧中感受个人情感和儒家理法之间矛盾痛苦的同时,又充分领略了宋服宋制之美。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20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