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致敬邓小岚

 头条123   2024-12-30 07:49   2212 人阅读  0 条评论
《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致敬邓小岚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名单中有一个被方框特别标注的姓名,触动着人们的心弦,引发了全网致敬和关注。她,就是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领队邓小岚奶奶。

  3月21日晚,邓小岚因突发脑血栓溘然离世,享年78岁。人们无法忘记,她用真情的灌溉,让大山里的“马兰花”茁壮成长,惊艳绽放于世界舞台。冬奥盛会上那质朴的天籁童声打动了每一个人,它所展现的是关于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教育振兴的故事,更是全世界都能读懂的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

1

  就在邓小岚意外离开的五天前,她带着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参与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的录制,“希望你们继续快乐地生活,健康,为家乡的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是她在舞台上留给孩子们的深切祝福。

2

  本周六晚,《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 二期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观众见面。节目中,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将用纯净清澈的声音,唱响他们心中的大美,节目也将带着一份神圣使命,用这首歌向邓小岚女士献上由衷的怀念与敬意。逝者已去,精神永存。正如网友所说:“只要我们记得,她就活着!”

  十八年桃李满天下

  历届学生的问候里,藏着她送给马兰村的礼物

  作为今年总台文艺节目中心重点亮相的节目,新一季《经典咏流传》从“新”出发唱响大美中华,以现代手法演绎传统文化,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的自然山河之美、历史文化之美、幸福生活之美,在浪漫而深情的时代抒怀中,传递“大美中华”的深刻内涵与文化力量。

  那么,究竟是什么铸就了“大美中华”?美既是天然的,也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发现、培育和创造。寄情思于山川湖海的古圣先贤,用诗词歌赋留给华夏儿女无尽的美的滋养。在十八年的时间里,邓小岚奶奶用爱和音乐,浇灌着一朵又一朵“马兰花”,她把音乐之美融进每个孩子的生命,同时也以音乐为桥梁,让自然、祖国、家乡之美沁入孩子们的心灵。

  邓小岚为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同志之女。抗战时期,她的父母在河北省阜平县办《晋察冀日报》,和当地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邓小岚在那里出生,并在马兰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2004年退休后,邓小岚回到马兰村从事儿童音乐教育,默默坚守,辛勤耕耘,把生命中 后的十八年,全情交付给了那片让她眷恋一生的土地。

3

  “人家有的时候说,你怎么能坚持那么久,因为我做这件事很快乐,我一点不觉得累,不知不觉就过了那么长的时间。”节目中,邓小岚表示自己已经记不清在马兰村教过多少孩子,《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节目组为她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历届学生通过视频带来的问候。如今在天南地北各个领域奋斗打拼的学生们,纷纷向邓老师献上深深的感谢与浓浓的祝福。与其说这是节目组送给邓小岚的礼物,更不如说,这是她十八年来送给所有孩子们 珍贵的人生礼物。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当44个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的马兰村孩子演唱起希腊语版的《奥林匹克颂》时,一定是邓小岚 幸福欣慰的时刻。网友们相信,她没有离开马兰村,只是化作了天上的星星,永远守望着孩子们。

  古老的精神永远不朽

  此夜曲中闻折柳,大山里的天籁再度唱响

  在排练希腊语版《奥林匹克颂》时,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记住了歌词里的一句话:“古老的精神永远不朽”。某种程度上,《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就是一个以现代表达来致敬古老精神、汲取古老精神、传承古老精神的节目。博大精深的诗词歌赋,饱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愈力,当我们重拾它们,就能感受到五千年文明的滋养和力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期节目中,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将在杨柳依依、清风拂面的唯美意境中,唱响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舞台用心再现了邓小岚教孩子们学音乐的场景,自然的绿色、熟悉的黑板、亲切的笑容……相信当孩子们清澈的歌声响起时,此情、此景、此声将深深镌刻进观众们的记忆。

  除了这份独特的纪念,本期《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还将带来更多集思想之美、艺术之美和文化之美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4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37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