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的好记者:自重自爱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头条123   2025-01-11 16:47   1706 人阅读  0 条评论
         心目中的好记者:自重自爱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时任《福建日报》驻宁德记者、现《中国青年报》福建记者站站长陈强回忆, 待人随和,时常面带微笑。 离别闽东前夕,陈强再次随他下乡,在周宁县九龙漈瀑布考察时,他亲切地招呼:“小陈,我们共事两年了,来一起合个影留念!”


心目中的好记者:自重自爱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小组按】

  11月8日,记者节。学习小组(微信号:xuexixiaozu)祝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从政30余年,交了不少记者朋友。他也曾要求同事们,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对记者不应求全责备,要与新闻记者交朋友”。对于记者这份工作, 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好记者,什么是坏记者,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在11月8日这个日子里,学习小组带组员看看, 心中的好记者、坏记者(如“采购记者”“拜金记者”,详见正文 二部分)标准。此外,他还就如何对待记者,提出了明确要求,供组员中的党员干部们参考。

(一) 心中的好记者

1,自重、自爱、自强

  新闻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自重、自爱、自强。希望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形成一种良好的作风。

  (《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1989年5月)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明确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负责。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

  (《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1989年5月)

3,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要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这是搞好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水平不高,是写不出好报道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要有一双慧眼,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要学习法律知识,熟悉商品经济规律,要有较强的原则性和科学分析能力;总之,要求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必须大大提高一步。

  (《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1989年5月)

4,深入调查研究

  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工作作风。报道写得好不好,与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实际,深入采访很有关系。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白己锻炼成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的新闻工作者。

  (《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1989年5月)

5,善于创新

  我个人认为,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新闻宜传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喊口号上,要体现在具体文稿的撰写、修改和具体事件的宣传、报道上,要体现在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更新办报理念,丰富办报手段,突出办报特色,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上。一句话,要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创新上。

  (摘自2006年1月26日在看望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驻浙编辑记者时的谈话)

6,懂互联网思维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 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 ,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 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 ,一手抓管理,确保 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13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