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Robinhood宣布了进军英国市场的计划。当所有人都笃定这家顶着“美国散户大本营”的新兴在线券商会率先完成国际化突围时,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条路反倒是被老虎证券,这家被称为“华人版Robinhood”的互联网券商先走了出来。
2021年5月25日,老虎证券一季度财报公布,净利润同比大增21倍,入金客户数达37.6万,季度新增11.7万,为去年同期的近6倍,再创季度净增新高,其中50%以上来自海外,而此时离其正式开启国际化布局才刚过去一年。
毋庸置疑,过去几年里,以Robinhood、老虎证券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券商在各自的“大本营”以快速崛起的市场份额,证明了券商行业已到了另一个变革节点,这是故事的前半段。如今,他们要讲的下半段故事则将围绕国际化、出海这些关键词。
Robinhood还在等待,而对老虎证券而言,偏安一隅的帽子已然到了摘去的时刻。
1、竞争本质:抓住年轻人
券商行业格局正在变革中。
这一轮改变中,发起挑战的是Robinhood、老虎证券这些押中互联网移动浪潮,以互联网移动技术将股票投资去繁化简,剑指年轻人的使用偏好的科技券商。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成长于PC时代的传统二代券商。
过去,美股市场高度机构化,产品形态更适用于专业投资者,而揣着较小本金的年轻人并不被传统券商视为主要服务对象。而这代互联网券商直击腹地,以降低投资门槛为产品核心。具体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从零起投金额、低佣到简洁的界面、几分钟开户和直观的买卖操作等等,目的是挖掘及承接千禧一代此前被冷落或低估的投资需求。
另一方面,千禧一代成长于电脑、智能手机和iPad等科技产品创新爆发的时代,他们追求新潮、科技感。一款拥有前卫理念、充满设计感且易用的产品显然将会迅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度。
此前有媒体报道,Roboinhood在2015年发布App前用户等候名单已达100万。数据规模之大足以证明年轻人在当时是一块待开发的蓝海市场。更大的机会在于,随着婴儿潮一代渐次老去,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这些抓住年轻人的互联网科技券商或将成为股票交易的主战场。
当然,前提是产品能留住人。近两年已有不少二代券商在改版时开始借鉴互联网科技券商的设计,又或是推出针对于年轻人的lite版本。这意味着,二代券商已经将目光瞄准年轻人这个战场。之所以产品还未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源于新兴科技券商的生产力及社区文化。
就前者而言,一位从传统券商跳槽到老虎证券的产品相关人士对「子弹财经」表示,互联网券商的优势首先是代码“地基”都是全新搭建的,“是一家金融公司前,先是一家科技公司”。其次迭代以周为单位,“特别是客户反馈有bug,哪里体验感有卡顿,基本是立刻找问题优化,不会拖着。”这能让用户感觉到被重视且产品体验能更精准地迎合用户需求,对市场方向的敏锐度更高。
后者指的是新一代券商的用户通过 三方社交平台,如美国版贴吧Reddit或是App内的社区模块发帖交流,形成互动的社区文化。举例来看,常常有Robinhood用户会在Reddit的Robinhood子社区中发布自己收益情况的截图;老虎证券则为个股盈亏设计了 海报,画面上除了一只只表情各异的老虎,还配上了“问题不大,小场面”“割肉心疼”等年轻人的流行语。一举三得。 一培育用户归属感, 二增加用户的打开频次, 三促进社交裂变。
老虎证券在创立7年后依旧能保持高达98%客户留存率、Robinhood在争议中能持续快速用户增长都与上述打法有关。
“新兴互联网券商可能在产品覆盖上有所不同,但底层逻辑大致相同。用户导向、好用、还有创新快,能跟得上年轻人的节奏甚至引领这代人的投资要求和习惯。”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随着这些券商过去几年的客户积累和市场教育,从‘机构垄断’到‘大众化’的投资生态变迁已大致完成。”
2、下一步棋:国际化扩张
尽可能地打透一个市场,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试错并提炼可复制的经验,以为扩张做准备,在过去几年新一代互联网券商普遍遵循这样的发展模式。但随着局面被打开,市场逐步成熟,其中的一些头部互联网券商开始抢滩下一个新大陆。原因也很简单,为了变大培养先发优势。
一方面,这些先跑出来的新一代券商普遍都有国际化的野心。就如老虎证券创始人及CEO巫天华在谈到美股上市初衷时就直接指出,部分目的包括扩大老虎证券国际知名度,为国际化做背书。事实上,从成本角度,互联网本具有规模经济的属性,边际成本将随着用户规模不断递减,而国际化显然是撬动杠杆的一个重要支点。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