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今天(2015年7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15日1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 逝世,享年99岁。
“ 铁道 行”
1916年12月出生在泰山脚下山东东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6年5月,不满20岁的 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读书为掩护,组织学生运动,反抗日本侵略者,曾任中共东平县工委书记,泰西地委宣传部、组织部部长。1940年后, 任中共鲁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冀鲁豫二、七、八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共冀鲁豫区委委员、秘书长,被称为“冀鲁豫的三大才子之一”。
1949年,白万雄师过江, 随刘邓大军南下,迅速有效地给刘邓大军组织筹备了大量军需,得到了邓小平的赏识。过江后, 担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委副主任、经济部部长、建设局局长。
建国后, 随邓小平到西南局工作,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部长,1950年6月-1954年9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之子万伯翱回忆说,父亲跟邓小平一起工作使他获益匪浅,学到很多东西:果断、坚定、看事物的尖锐、处理事务的水平,一生教益无穷。
1952年11月, 任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副部长,1955年4月任国务院城市建设总局局长,1956年城市建设总局改称城市建设部, 担任部长。
1958年3月, 调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协助周恩来组织建设“首都十大建筑”,由此开始在首都北京19年的任职经历,先后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市革委会副主任。“文革”期间, 和很多老干部一样都被打倒。
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1975年1月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国民经济整顿, 也临危受命,担任铁道部部长。他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惩治了一批“造反派”,铁路混乱局势为之一转,正点率迅速提高,民间遂有“ 铁道 行”的美誉。
1975年3月, 奉邓小平之命率领工作组,率先对全国铁路问题 为严重、生产运输处于半瘫痪状态的徐州铁路分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重整铁路分局领导班子、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运输生产,仅仅用了十天时间,就一举扭转了铁路运输的被动和混乱局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快速治理混乱、整顿恢复秩序的范本,徐州铁路整顿的经验被许多地区推广,帮助邓小平以徐州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开展的全面整顿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促进了全国形势迅速发生变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
1976年,“四人帮”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任铁道部长的 ,作为与科学院的胡耀邦、教育部的周荣鑫、国防科工委的张爱萍并称的改革派“四大金刚”,再度被打倒。粉碎“四人帮”后, 才被解放出来,1977年2月,短暂担任轻工业部 一副部长。
“农村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1977年6月, 调任中共安徽省委 一书记。曾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的吴象当年协助 在安徽推动农村改革,他回忆说,1977年夏, 原本被分配到湖北省工作,临行前去看望邓小平,向老首长辞行,邓小平向当时中央的领导人建议,安徽这个“老大难”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于是 转而赴任安徽。 一到任就发布命令,“支左”任务已胜利完成,全省各地各机关三日内一律欢送军代表回军营。这一斩乱麻的快刀遏制了纠缠不休的派性纠纷,迅速恢复、建立了起码的正常秩序。
虽然解放后官越做越大,但 一生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贫民的儿子。 主政安徽时就几次说过:“我们是靠农村起家的,农民是我们的父母,(不能)进了城就忘了娘了!”
《人民日报》的一篇回忆文章称, 喜欢到基层调研,主政安徽之后的 一个月,即行走达“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 坦承自己不了解农业,他带着司机、秘书,和一两个记者朋友搞调查。当时有媒体形容 从皖南、皖东到皖北,一走就是三四个月,从夏日炎炎走到了白雪纷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