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消息披露,华为已启动“为鉴”商标的注册程序,其国际分类包含教育娱乐、健身器材、食品、医药等。考虑到此前华为发布的多款智慧屏产品具备了智能健身功能,并且已有多家智能健身企业加入鸿蒙生态。有业内人士指出,华为此番启动“为鉴”商标的注册,入局智能健身赛道意图明显。甚至华为方面或已启动智能健身镜产品的研发,势必将对FITURE等厂商造成较大冲击。
不完全统计显示,包括华为在内,智能健身产品这个领域,目前已云集小米, 、OPPO、VIVO、魅族、联发科、B站等多家大型科技企业。面对这“八大巨头”的强势挑战,FITURE魔镜们这波是否稳住能赢?
科技巨头云集智能健身赛道,鸿蒙生态能否超车
智能健身赛道在2021年的空前火热可以说是略令人意外,但也实属必然。令人意外的是,FITURE这么一家成立2年出头的公司能快速崛起,创纪录式地成为了这个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实属必然的则是,随着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身市场 近几年快速发展,已经是全球 大市场。
据今年3月发布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健身人口增长至7029万,AloT一体化发展迅速,智能健身产品已成为运动健身实物消费的五大品类之一。另外,受到政策利好、消费升级、健身意识提升和健身产品智能数字化驱动,智能健身产业正在成为健身产业新的风口。
所以,在创业者和投资方看来,智能健身有望成为一条价值千亿的白金赛道。于是乎,那些一只脚迈向了智能汽车的科技公司们,又将另一只脚踩到了智能健身的风口,一个都不愿意错过。由不得有人说道,造车新势力和造镜新势力,他们其实是一奶同胞的好兄弟。回过头来看,“科技巨头的 终命运都是造车”的说法背后,这些大公司或正在上演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至目前为止,已注册健身器材类商标的诸多科技公司中仅有魅族、B站尚未有硬件产品问世,其余各厂其实早已伸手布局了这个未来可期的运动健身市场。
关于华为,自遭遇一系列源自外部的打压后,打造鸿蒙生态似乎已成为华为消费者BG的王牌战略,其举措目前也可以说是四面出击并且遍地开花了。在自有的硬件设备完成全面更新后,鸿蒙生态目前已面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健身、智能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或是布局。具体对于智能健身领域,如开头所言,华为在此前发布的智慧屏产品中已通过集成了健身功能进行了一次试水。倘若华为能在近期完成“为鉴”商标的注册,一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健身镜恐将不日问世。
对此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对智能健身镜产品的布局,还与打造“家庭娱乐互动 三屏”的考虑相关。众所周知,华为已在小屏(手机、平板、笔记本)和大屏(智慧屏)拥有了一个亿级规模的用户群体,如果能通过“ 三屏”的方式开辟一块全新的市场,这笔潜在产品销售收益将是相当可观的,并且也能为鸿蒙OS带来新的一大批用户。所以,相比仅以硬件来切入这条赛道的小米、OPPO而言,华为“软硬兼备”的路线或更能在市场上激起水花,也是 能挑战FITURE“硬件+内容+服务+AI”模式的。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就目前而言,即便是华为这样拥有需求用户增量刚需的科技巨头而言,布局智能健身赛道更多属于迎合市场动向的战略防御行为。毕竟作为大型乃至巨型企业,他们更具备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的资源条件,以及需要预防全新品类产品的崛起对现有业务造成的冲击,至于布局的新赛道是否会带来可观的收益倒并不是首要目标。换言之,智能健身或许的确是科技巨头们的时下新宠,但只不过是业务布局的N分之一,却是魔镜厂商们的100%。在此背景下,“百镜大战”将势必演化成为一场兼顾对专注,集成PK垂直的路线之争,模式之战。
大厂们都来了,FITURE还能领跑多久?
在刚刚结束的6月份,尽管以FITURE为代表的多款智能健身镜产品都实现了销量的爆发性增长。但根据目前的新 数据,各厂商的产品销售又重新回落,趋于平淡。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华米OV等巨头的入局,FITURE魔镜们前面的努力是否会替他人做了嫁衣?但其实,对于以FITURE为代表的智能健身镜厂商来说,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体量的科技巨头,时间目前却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因为健身这个行业,其本质还是服务,其体验又取决于内容,而优质内容的输出能力,却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快速具备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