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0年开始,移动视频创作工具赛道,陆续涌入巨头玩家。
字节跳动推“剪映”,B站推 “必剪”、“不咕剪辑”, 腾讯上线 “秒简”,阿里上线“亲拍”……在应用商城中,更已挤满万兴喵影、爱剪辑、乐秀等数十款创作剪辑软件。
与此同时,在海外表现优秀的移动视频创作工具厂商,也越发受到资本青睐。获得D轮融资的小影科技,正冲击上市。位列AppAnnie2021中国厂商出海排行榜16强的格像科技,在6月初正式被收购——战略控股方万兴科技在2018年就已登陆A股上市,早已把视频创作工具带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巨头和资本入场背后,看似不起眼的移动视频创作工具,为何成了商家战略要地?
新时代呼唤新生产力工具
视频创作社会化大幕正在拉开。
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扩大至9.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日均使用时长110分钟。过去一年的时间,仅抖音平台,创作人数就净增1.3亿。
B站CEO陈睿在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表示:“未来视频创作者数量会超过1000万,会做视频就像每个人会写作文一样,在AI的辅助下,每个人都成为不错的导演。”
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的Video First时代,视频生产工具与创作主体正发生巨变。
Video 1.0时代,电影是主要内容体现,只有少数电影公司才能生产。2.0时代,电视开始出现,内容体裁更丰富,生产方除了电视台,还有很多的民营公司。当下3.0时代,视频生产 一次真正下放到小型机构,甚至是个人。一个人用一台手机已经可以生产出足够吸引人的视频内容。
如果说Video 1.0、2.0时代对应的是中长视频,AE、VEGAS、Premiere、EDIUS、达芬奇等专业化视频剪辑软件是主流,服务的是专业生产者,那么到了3.0短视频占主流的时代,视频民主化正在加速。
相比操作繁杂有较高门槛的专业化视频创作工具,更智能,更低操作门槛的视频创作工具,则成为了新生产力的关键。而伴随5G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提升,更轻量便捷的移动视频创作工具又成为了“新生产力工具”的重中之重。
伴随短视频的火爆,以及平台跑马圈地格局的初定,各短视频平台因此也在曾经看似无足轻重的视频创作工具赛道,纷纷开辟起 二战场。
征战中,各平台推出的工具,天生自带平台适配基因。比如抖音的剪映侧重打造热门模版。腾讯秒剪的官方定义是一款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制作出视频的工具,满足微信大体量用户视频创作的基础需求。B 站推出的必剪则注重创作者对素材的二次加工,强调原创力。淘宝亲拍 App 集合了商家经营全链路短视频运营所需功能。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