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 靠人民 这些话语为网络安全指明方向

 头条123   2025-05-02 15:09   1197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为人民 靠人民          这些话语为网络安全指明方向

  “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10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力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更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网络安全:为了人民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行,便捷和风险共生。

  网络安全为了谁? 对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这一“坚持”,成为总书记倡导的“四个坚持”之首。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解读说,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不仅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根本遵循。

  “‘四个坚持’首先强调的网络安全的人民性,这是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网络安全工作的 基本的方法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四新谈到,坚持网络安全人民性,界定了网络安全工作的初心,指明了网络安全工作的方向。

  “网络安全工作只有坚持人民性,切实维护个体在网络空间的基本权益,让普通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从根本上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为网络安全工作奠定更坚实的群众基础。”王四新解读说。

网络安全:依靠人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央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工作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亿万群众在网络安全中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守护网上家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的人大立法,到《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战略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再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发布实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谈及近年来的网络安全治理效果,王四新观察到,互联网法规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基本构建了完整、体系化的互联网治理规范,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络安全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邬贺铨认为,我国互联网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为人民”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公民在网络空间的权益保障进一步加强。同时,公民自觉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不断提高。

  “在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引领下,中国互联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数字经济新引擎作用凸显,互联网深入参与社会治理,大众数字生活日益丰富。”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李未柠谈到。

网络安全:命运与共

  当信息化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各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休戚与共。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12月16日, 在 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正是在这篇演讲中, 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李未柠解读说,总书记提出的“5点主张”,指引着生机勃勃的网络数字社会向前发展,有利于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59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