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何以热播?珍视那些降落在平凡人身上的能量

 头条123   2024-08-29 10:41   1196 人阅读  0 条评论
《开端》何以热播?珍视那些降落在平凡人身上的能量

  《开端》成为2022年首个爆款剧,开分就冲上8.2,评分人数超过20万。全剧只有15集,讲述男女主角遭遇公交车 ,不断进入时间循环反复遇险后,抽丝剥茧、找出真凶,试图拯救全车乘客的故事,叙事严谨,层层递进,仅 一集就发生了六次时间循环。

  然而,说清楚《开端》是什么剧,仿佛并不容易,我们无法将其归纳于以往观众所熟知的类型。它脱胎于网络小说,想象充沛、包罗万象的“无限流”题材几乎首次被中国观众看到和接受。同时,剧情和人物的动机又十分符合真实生活的情况和逻辑,乘客大爷行李箱中装着给女儿的“散装卫生巾”,二次元少年母亲令人窒息的关爱,都回应着社会热点话题,展现了时代关切。剧中设定和情节不仅是对现实世界人与物的各方面逼真模仿、还原,而且每个人物的遭遇、情感的 、情与理的挣扎都真切地出现在观众的现实生活中。因此,分析该剧为什么能够成为爆款,或许应该从它如何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情、契合了大众的情感结构入手。

  生活解题:条件与选择

  总体而言,《开端》的叙事始终围绕一个“选择”的问题,或者说,在创作者眼中,在喜爱《开端》的观众心中,生活本身就时刻围绕“选择”展开。

undefined

  两个陷入循环的主角李诗情和肖鹤云所争论的问题,不得不要作出的艰难选择,都是观众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比如,肖鹤云问李诗情,他们不是凶手,有没有必要为了一车人牺牲自己,这是个人与群体、个人命运与公众利益的问题。再如,尽管肖鹤云认为二人逃离险境就好,无需当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是,促使他继续行动的动机是不想“每天睁开眼睛看到你(李诗情)一副赴死的模样”,这是生存与情感的选择。面对选择,有人坚定决绝、义无反顾,但是迟疑也会获得理解和包容,正如李诗情问肖鹤云的那样:“如果循环一直提前,我一定还会在大学城站上车。可是你呢?”做选择的驱动力可以是生命、是利益,也可以是价值实现和责任感,正像他们选中的“队友”、二次元少年卢笛那样,是因为“这是我二十三年来 一次觉得自己不可替代”。观众对剧集的好评和喜爱,正说明,这些问题也是观众自身正在面对和思考的,观众能够体会主人公的处境并认同他们的选择。

  叙事如同解数学题一样展开,这是《开端》的叙事尤为新颖之处。每次进入“循环”,主人公都掌握了更多的条件:完成任务的时间多了一分钟,同时也获知了更多信息。进入循环的实质是进入了另一重情境,因此,循环其实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生活情境下,如何做选择、如何权衡利弊的问题。权衡利弊并不是一分为二地比较,是置身于生活的复杂性中的权衡,条件相互制衡,受正义的价值信仰引导,权衡利弊的人——包括主人公与观众自己——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人,能够抽丝剥茧、制定策略。在多重因素的编织中,循环、选择变成了如同做数学题一样的层层推理,或许距离结局和真理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通过信仰、价值、知识、经验的逐步加成,通过情感的浸润实现自身的成长,主人公和观众终将拨云见雾、解开谜团。

undefined

  告别“悲情”的“英雄”

  在一次次循环中,主人公了解更多情况、掌握更多知识,这也让他们更有能力施展谋略,更有底气和获胜的把握。这样的模式似乎在文学范畴里的成长小说中十分常见。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小说叙事,《开端》中主人公的知识积累、心智增长似乎更为有迹可循。每次循环后的主人公都更强大也更接近真相、更接近达成拯救全体乘客的目标,这与网络游戏的机制高度相似。在文化工业充分发展、高度成熟的当下,扁平化叙事成为网络游戏与网络小说的惯用写法。跳脱出非常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主人公通过加载技能,在既定的清晰程序下升级打怪,游戏玩家、网络小说读者,以及观看采用这种叙事模式的影视剧的观众们都能达到“爽感”,获得审美愉悦。

undefined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32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