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孪生城市是什么?是在数字空间,再造一个与现实物理城市匹配对应的数字城市。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显示,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其中,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
作为一个行业里耕耘了将近20年的老兵,泰瑞数创参与、见证了繁荣之下,数字孪生城市这几年的变化与成长,特别是在数字孪 展路线上数次关键选择,更是展现了来自产业一线、 为新鲜的深度思考。
文 | 马继伟
2019年数字孪生被Gartner列为“2019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并预测数字孪生将在未来5年产生史无前例的创新。
这一年,又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通信巨头,以及数字孪生创业新势力入场落地案例,并与 三方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白皮书。
随着数字孪生概念愈热以及外在市场条件的变化,国内做数字孪生城市的群体逐渐分道扬镳,走向各自认定的正确道路。这有点像旧时故事的前奏,但终究有所不同。
不久前,泰瑞数创CEO刘俊伟接受采访。他沿着时间线,借着泰瑞数字孪生底座从1.0到3.0的迭代,详述了泰瑞数创这三年的关键选择及其背后的思考逻辑。就数字孪生城市这个赛道来说,一线探索者的经验与思考极具代表性,可以一探数字孪生的“水温”几何。
据了解,今年6月泰瑞数创推出数字孪生底座SmartTwins 三代产品。自2018年 一代底座产品发布以来,泰瑞数创以每年一个版本的速度稳步迭代。每一新 版本的推出都代表着泰瑞数创对数字孪生落地应用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
刘俊伟说,泰瑞数创是数字孪生求真道路上的硬科技公司。
(泰瑞数创创始人 &CEO 刘俊伟)
01
从仿真到机理,从1.0到3.0
2019年数字孪生开创新纪元。除了被Gartner提名2019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在国内数字孪生也面临着政策利好。同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也是在2019年,“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被写入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中,明确把数字孪生城市的构建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随后,在天津滨海等地区,泰瑞数创与合作伙伴一同将这个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应用场景,并试点运行。
(天津滨海数字孪生底座1.0成果)
借着天津滨海的项目,泰瑞数创将“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理念具化为“数字孪生底座1.0”的解决方案,提出并落地了2个重要的建设要点:中台赋能架构和精细化的数字孪生体建模。
据刘俊伟回忆,当时业内对数字孪生并无定论。大家都在讨论“数字孪生”的形式、定义以及核心架构等。特别是“新基建”提出之后,都在思考“新基建”到底建什么?在城市应用中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 。当年的讨论,没有太多涉及具体场景的赋能价值。这或为2020年技术路径的分野,埋下了伏笔。
在此起跑线上,泰瑞数创是业内首家提出数字孪生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和业务中台概念的公司。刘俊伟说,当年同行多在可视化效果上着重发力,但这也衍生出一个问题:可视化表皮下新的数据断层。
原来的开发模式中在地图上呈现底层业务数据用的是GIS引擎,从空间数据库中提取图层到GIS引擎中渲染,数据是一体的。但是当前流行的可视化厂商的方案中展示的模型数据却因为技术原因接不上底层业务数据,这相当于人为地通过可视化系统制造出了一条新的数据鸿沟。
这时候,有的人选择闭着眼先把前赚了,期待以后想出解决办法。也有的人开始坐下来思考,为什么数字孪生做成了可视化大屏?
泰瑞数创是坐下来思考的那批人。
(2020年数字孪生底座2.0产品发布会现场)
从2015年开始,泰瑞数创就开始研发语义相关技术,2018年1月刘俊伟在接受泰伯网采访时正式介绍了语义化数据模型产品。在空间几何模型上增加语义化计算,这就让悬空的模拟仿真接上了物理世界的地气。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