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星小区天花板脱落
海星小区质量问题经常被投诉
海都闽南网讯 泉州近几年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缓解了泉州居民的住房问题。然而,由于利润少、任务紧等原因,保障房质量问题频频出现。为此,民建泉州市委员会建议,从原材料把关、分户验收、保修、监管等方面,加强监管和把关,力求抹去保障性住房“质量差”的劣迹。
泉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泉州将加大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关,加大日常巡查抽查、建立工地监控制度、严惩质量问题施工单位等。
【现象】
保障房质量问题常被投诉海星小区安置房,位于东海新行政服务中心附近,2010年10月交房。去年7月份,本报曾报道,海星小区安置房交房不到一年,先后有多名居民出现房屋渗水、内墙发霉成片,衣服衣服晾不干等问题。上述项目的业主单位是泉州市丰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一听说质量问题,小区业主们话匣就打开,业主李先生还带着记者走访多户居民。记者留意到,事隔半年,仍有业主房子质量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5号楼的李先生家,是套未装修的房子。抬头仰望,头顶天花板已成“大花脸”,因渗水白灰脱落,留下一米多长数十公分的裂缝。应租户要求,李先生随意先糊上了一层灰,使得整个天花板斑驳不一。而5号楼过道,头顶的天花板,像被涂鸦,粉板大片脱落,散落在过道地板,“像这情况,很多地方都可见。”李先生说。
2号楼车先生家的天花板则裂开了,只要楼上住户倒水,家里就下起雨来。急着外租,车先生自己找来师傅,将原白灰楼板敲掉,重新涂上沙浆,再抹一层白灰。而3号楼八九楼层,因楼板太薄,八层的楼板吊扇一开,九层放置桌面的水,竟会摇晃。
不仅海星小区,环城西路安置房、宝秀小区等,这些安置房的质量问题,都曾见诸报端。
关于泉州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投诉的问题,泉州市住建局并没有相关数据。但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诉在逐年递减,他坦言,这些质量问题,大多集中在外墙渗漏、墙壁裂开等,与住房的施工材料、养护、监管等都有关系。他表示,去年泉州保障性住房建设量大时间紧,今年,建设部门将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关。
【原因】利润少监督缺任务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增加了泉州住房数量。而这项民生工程的质量关,引发委员们的关注。昨日,民建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黄军红,代表集体发言,建议加强泉州市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黄军红介绍,截至去年11月底,泉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已落实各类保障性工程项目127个44280套,实际动工建设45001套,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限价房、棚户区改造等。
经调查走访,黄副主委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承重、屋面、外墙裂缝和渗水、楼板踩穿、房屋沉降露筋、空洞、窝蜂麻面、阳台栏板强度不够等。
民建泉州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总结了三方面原因。
一是个别参建业主,错误地认为保障性安居工程造价低、利润少,觉得其质量标准要求可以不高,从而放松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粗制滥造,不负责任。
二是,个别地方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人员紧缺、监督经费不足问题突出,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三是,有的项目一味抓进度、赶工期,忽视质量安全管理,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而混凝土和钢筋工程等材质,仍然存在质量通病,强度不足,质量缺陷,尺度出现偏差。
【建议】从四方面为保障房质量把关
近几年,泉州加快城市建设,数大片区同时改造,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数量猛增,保障性住房的质量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为此,民进泉州市委员会从材料、验收、保修、监管等,提出几大焦点建议。
材料不合格不进场
民进泉州市委员会建议,监理、施工单位,要保证建筑材料,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钢材、预拌混凝土以及砌体材料等主要原材料、半成品的进场验收环节,做到没有检验合格证的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