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码、滨海两组团涵盖龙海大部 是对接厦门的璀璨明珠

 头条123   2025-07-02 22:50   882 人阅读  0 条评论
石码、滨海两组团涵盖龙海大部 是对接厦门的璀璨明珠

  海都闽南网讯 “龙海与厦门地处同一个港湾,在厦漳同城发展中具备很好的条件,未来将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谈到龙海的今后发展,新上任的龙海市长曾建成充满信心。

  而石码组团和滨海组团涵盖了龙海的大部分区域。毫无疑问,他们在组团发展的过程中,还承担着对接厦门、做厦漳同城化桥头堡的重要责任。

  相较其他组团,这两个组团基础较好、经济较活跃,但对接厦门,他们依然存在 三产业较弱;城市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较滞后;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的问题,组团发展,这些问题能否迎刃而解,发展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且看龙海人如何上下求索。

  【憧憬】龙海,将是一颗璀璨明珠

  从规划图上看,石码组团与滨海组团位于漳州市区和厦门的中间。

  石码组团,以石码镇为中心、结合龙海市周边的海澄、紫泥、榜山、浮宫、东园、白水等乡镇。而漳州开发区、以港尾镇为主的南太武滨海新城将是滨海组团的组成部分。

  地理位置决定了发展需求。石码组团与滨海组团,在厦漳同城化的进程中承担的重任不言而喻。

  “对接厦门,我们非常有信心!龙海未来将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龙海市长曾建成的信心首先来自于交通设施的建设。备受瞩目的厦漳跨海大桥预计今年底竣工通车。这一座桥,将加速厦漳同城化进程的同时,也将提升厦门湾南岸区域价值。桥的南岸,连接着龙海浮宫、港尾以及漳州开发区。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漳州开发区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交通网络,但一海之隔,使得两岸的交通往来仍然不便,南岸的区域价值也无法得到挖掘和提升。南北岸连接后,南岸将借力厦门发展,提升区域价值,此外,北岸的厦门港区空间得以打开,腹地进一步延伸。

  除了厦漳跨海大桥,还将有海底隧道、厦漳快速通道、轻轨、高铁、高速公路穿过龙海连接厦漳。

  虽然对接的交通网络逐步建成,但城市建设对接,龙海还有较大差距。曾建成在今年的《龙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目前龙海依然存在 三产业较弱、城市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较滞后,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的不足。

  尽管如此,曾建成依然有信心,他说,龙海以组团发展为契机,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除了要工业化要提速,还要大力发展 三产业,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以超前的理念、战略的视角提升龙海市城市发展规划,从而努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早日实现与厦门对接。

  【发展亮点】

  石码组团:宜居、低碳、生态

  “小石码”是不少石码人对家乡的昵称,石码目前人口近10万,城区面积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发展需要,目前还处在城镇水平,没有高档、成熟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已经满足不了一些石码人的商业需求。

  “漳州与厦门同城主要看龙海,龙海不能同城漳州如何同城,而龙海的同城看石码,石码不能同城龙海其他地方如何同城。”石码镇长石志农的一番话,道出了石码发展的迫切性。而石码组团的发展,首先要将“小石码”变成“大石码”。

  石志农说,未来的大石码,将首先连接临近的榜山、海澄、紫泥等乡镇。“我爱古街,爱宽敞的大道,爱大的超市,爱更多的小公园,也爱写字楼,还爱房地产”。石志农用他的“爱”,描绘出了未来石码城区的规划。

  石码是历史名镇,现在的城区保留了很多古街及古建筑,在新区的建设中,这部分将保留修缮。规划中,新的石码城区将框架拉大,临近的海澄、榜山也有部分区域被纳入其中,届时,将有明发、建发等项目入驻,建设高端的城市综合体,还有多个房地产建设项目。在新城区的规划中,石码注重“宜居”,全部用于发展 三产业。

  融入石码组团,榜山镇也做好了规划,榜山镇党委书记甘国文说,榜山将打造“6区1街”。与对岸石码繁荣的城镇形态相比,紫泥镇还处于农村的原生态。紫泥有着大片的红树林,生态优势不可小觑。龙海市长曾建成说,要因地制宜,关键要规划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还要保护好。

  曾建成说,石码组团的定位,是努力把龙海市建设成为厦漳都市圈内生态环境优美、闽南历史文化特色显著、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产业发展聚集带,以及富有海洋文化“水域”特色的宜居型、低碳型、生态型中等城市。

  滨海组团:山光、水色、海景

  滨海组团以漳州开发区为中心,成立于1992年的漳州开发区,明年将迎来建区20周年的纪念庆典。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237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