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交过的笔友

 头条123   2025-05-15 18:13   843 人阅读  0 条评论
那些年,我们交过的笔友

  海都闽南网讯 那单纯的美丽曾经,是“80后”的集体记忆,在张曼的坚守下发出共鸣N本报记者苏禹成笔友,多么温馨的名称。在上世纪90年代,网络尚不发达的日子,一封封书信,承载着淳朴而真挚的友情。某班某学号收、稚嫩的笔名、经典的问候“展信佳”……一幕幕,在尘封已久的脑海深处一一浮现。单纯的学生生涯,久久的期盼,一句微不足道的鼓励话语,都能温暖我们的心。这段美丽的曾经,其实是“80后”的集体记忆。

  在张曼的执着寻找下(详见本报昨日A17版),这些早已被网络时代远远抛却的记忆,发出了强烈共鸣,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于是有了这一篇《那些年,我们交过的笔友》。

【讲述】

多年笔友仍联系,聊得来却不见面

讲述者:坏蛋の蓝,漳州小鱼网网友

  我的鞋盒里也还有厚厚的好几打信呢。近的有本市的,远的有山西、北京、四川,男的女的都有。我以前很爱看书,也很爱写东西,所以认识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人。

  曾经写过信的一位女生,现在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还记得她娟秀的字体,每次在学校的信箱里找她的信总是很容易,因为她的字真的太漂亮了。每次读她寄给我的信,总像读散文一样,让我感触良多。还记得她说过的手影,狼,兔子,猫,老鹰……那时下课无聊,我总喜欢在阳光下玩手影。那阵子她准备高考,比较忙,我们联系也少了。后来她搬家,我就联系不上了。很久之后,居然看到她出书了,我真心地替她开心。

  还有一个是东山县的,以前交通没这么发达,东山很少去。不记得是在哪个报刊上认识,只记得来来往往写了很多信,还彼此寄过照片。谈得 多的就是学校、学习、生活等等。我们的生日就相差一天,真的很巧。每年收到他寄给我的生日礼物,真的很有心。后来,我们加了QQ,到现在都有联系,但还是没见面,觉得有很多时候,聊心事的朋友不一定就要见面。

同县笔友,交往3年才见面

讲述者:黄女士,33岁,漳浦人,公司职员

  1995年,我在漳浦六中上高一。当时,全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笔友,我也想交一个。于是,我就在信封上写漳浦二中高一某班某座位号收。当时根本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是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回信。只知道寄出后,每天都期待对方回信。一个多星期后,一封来自漳浦二中的信寄到班上,我当时心情特别激动,拆开信一都,知道对方是个男生。

  我们的联系从高一一直保持到大学。这真的是一段特别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他的字写得特别漂亮,两人通信内容也主要是互相鼓励,讲一些生活中的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我所在的漳浦六中在漳浦长桥镇,而笔友所在的漳浦二中是佛昙镇,同在一个县,但我们高中三年都没有见面。尽管交通是个问题,但其实,我们压根就没打算见面。

  1998年,我在漳州上大学,笔友在厦门上大学。那时,宿舍都有电话了,我们开始电话联系。也就在那一年,我们 一见面。还记得当时笔友来漳州参加体育考试,见面之前既兴奋,又紧张,可真见到了,一点陌生感都没有。

  后来,笔友在厦门政府部门上班,我在漳州工作,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也就慢慢失去联系。如今,我女儿都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真的,挺怀念那段特别纯粹的交往。

零花前没了,笔友寄来100元

讲述者:周女士,27岁,平和人,传媒人士

  1998年,我在平和一中初二(1)班就读。一天,我意外收到一份来自浙江宁波的信,收件人只写着“平和一中初二(1)班18号收”。

  尽管当时班上很多同学都有笔友,但我不太感兴趣。可打开信一看,他说很喜欢足球,可谓和我志趣相投,于是就给他回信了。之后,两人就围绕足球,开始长达数年的通信。 高的频率是,我一周写两封信给他,他也在一周内回复了我两封信。

  还记得高一那年,因为性格很叛逆,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我妈都不给我零花前。当时我写信诉苦,他还给我寄了100块前,就夹在信里。这事,让我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

  后来,我上了大学,大家都开始用手机、QQ联系了。可惜,QQ号换来换去,也不知道怎样,就跟他断了联系。

给笔友寄照片,挑选大费心思

讲述者:林先生,28岁,芗城人,老师

  2003年,我是漳州一中的高一学生。当时,《中学生政历地》杂志有专门空间,让学 表感言,留下联系方式。我在上面发表了一句“奋斗,不仅仅意味着成功”。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219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