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展演季》创演“国风童话”传递真善美

 头条123   2025-01-12 20:07   1613 人阅读  0 条评论
《国家宝藏·展演季》创演“国风童话”传递真善美

  《国家宝藏》文物特展开展在即,故宫文华殿虚位以待的 后三件创演作品,在12月18日晚播出的《国家宝藏·展演季》 九期中梦幻揭面。

  本期节目以“国风童话”为主题,放飞艺术的想象,陪伴观众在《男孩与鹤》的芭蕾中看见生命的本真,在小羽人和神兽的信任中感受纯净的善意,在琉璃塔风铃的歌唱中听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节目不仅打开了国宝文艺创演的全新维度,更凸显了《国家宝藏》始终亲近年轻一代、引领年轻一代的创作姿态。

  童话曾经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它起源于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世界 初的认知与想象。《国家宝藏·展演季》将国宝与童话结合,让今天的孩子遇见古老的人类童年。透过本期“国风童话”专场,有观众觉得节目就像一个蹲下身去和小朋友耐心交流的大朋友,有颗未泯的童心,更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眼的好奇和满心的热忱。

《国家宝藏·展演季》创演“国风童话”传递真善美

  剧照 节目组供图

  文以化人,艺以载道

  以童真视角领略国宝宇宙中的真善美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无数动人的神话与传说,这构成了《国家宝藏·展演季》创作“国风童话”的灵感来源。本期节目在纵横古今、融汇中西的艺术创新中,讲述童话永恒不变的真善美内核,同时传递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精神。

  用鹤的翅骨制成的贾湖骨笛是一件将近九千年前的乐器,良渚先民却能用它吹出现在的音阶和音准。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从中感受到了生命和艺术之间的联系,他们以芭蕾的形式优雅演绎《男孩与鹤》的童话故事,动情表达人与自然、生命与生命间的彼此共融。舞台表演尽展芭蕾艺术的纯粹之美,带观众回归人类 初的童真,感受生命原始的本真。

《国家宝藏·展演季》创演“国风童话”传递真善美

  剧照 节目组供图

  玉琮是祭祀天地的礼玉,承载了古人相信万物有灵的朴素情怀。青年戏剧人刘晓邑从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中获得启发,用木偶剧《小羽人奇遇记》讲述关于信任和善良的故事:“小羽人”选择和外表很凶的“大怪兽”做朋友,曾被人类误解和伤害过的“大怪兽”选择继续当好大地的守护者。美好的故事里,蕴含了“天人合一”的祖先智慧。

  曾经的大报恩寺琉璃塔高耸入云,通体琉璃,佛灯永明。遗憾的是,因为战乱,九层宝塔如今只剩一套拱门。音乐剧《风铃奇缘》中,月亮姐姐变身琉璃塔上的“风铃仙子”,她在钢琴家张浩天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的歌声,也帮这位常年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南京游子找到了家乡的旋律。他们重现安徒生童话《天国花园》里东方瓷塔风铃的吟唱,也让观众听见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知晓这些国宝具体的经历,但《国家宝藏·展演季》借助想象的翅膀,融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智慧于童话故事之中,用治愈人心的方式讲述死亡与分离、善良与勇敢、信任与友谊,并给到孩子们关于民族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启蒙,帮助他们更好地去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实现自我。

  “《国家宝藏》在年轻人当中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一次还要帮小朋友们提升兴趣,所以我觉得《国家宝藏》应该是照顾到了全年龄段的观众”, 九期节目中,月亮姐姐用“非常了不起”评价节目的努力尝试。

  事实上,除“国风童话”专场外,《国家宝藏·展演季》在前八期文艺创演中一直在兼顾小朋友们的文化需求: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的孩子们用童谣《谁说瓷母不可能》唱出“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精气神;戏曲音乐短剧《戏梦乐园》里,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陪孩子们进入妙趣横生的戏曲世界,沉浸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纷呈;歌手萨顶顶和天使童声合唱团的34个小天使献上原创歌曲《甲骨谣》,深情致敬祖先早早就帮我们设计好的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多彩的视角,丰富的形式,纯粹的表达,为整季节目增添了别样的童趣与活力。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持续建造跨越时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众所周知,《国家宝藏》是一档年轻的节目。从受众人群的年龄分布来看,数量 多的是20岁到25岁的年轻人,15岁到20岁的紧随其后。本期“国风童话”专场的推出,有力地体现了节目积极向低龄受众靠近的创作姿态,尽管将博大精深的文博知识传递给幼小的孩子并不容易。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21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