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辛丑牛年《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 15 天,央视宣布:短视频 App 抖音成为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将于除夕夜为全国人民发放 12 亿红包。
此次活动引发了累计 703 亿次红包互动,再度将抖音及其背后的公司——字节跳动,推上了话题热榜。
我们看见的是字节向全国人民递出的满意答卷,但其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深挖。有人称其是一场里程碑式的技术验证,有人描述为一场穿越风暴的修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拉开春晚舞台上这场“战斗”的幕布,看一看这背后的故事。
序幕:挑战来临
“如果 2019 年让我们做主场,以当时的技术能力没有十足把握。但今年,我们没有任何犹豫接下了挑战。”
2021 年 1 月 13 日,周三。字节一如既往的活动日。客户端负责人肖宇已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准备和同事们去吃一顿大餐。
“团建取消”,一条通知赫然出现在屏幕上,“所有人一起开个紧急会议!” 大家停下步伐,面面相觑,隐隐嗅到了战场上的硝烟味道。
22 点,会议终于开始。原来是白天跟央视接触的市场部同事来商讨抖音要不要承包 2021 年春晚红包项目,询问技术侧同事能否支持,如能支持 二天即敲定合同细节。
肖宇打开飞书日历,划到 2 月列表。11 号是除夕,距今不足 1 月。
其实,对字节来说,春晚红包项目并不陌生。2019 年,百度以 一身份,抖音以 二身份共同参与了春晚红包项目。
“如果那时我们做主场,以当时的技术能力没有十足的把握”。但这两年,随着字节人才梯队和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所以得知 2021 年要以 一身份做春晚红包活动时,大家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肖宇回忆起那天开会的场景。
没有犹豫,技术部门点头了。
1 月 15 日,合作敲定。虽没有对外正式公布,但项目的齿轮已急速转动起来。
infoQ如此说,“春晚活动是百度、阿里、腾讯三家轮番坐庄的技术盛事,毕竟只有具备足够的用户体量,才可能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支撑起春晚级别的高并发流量。”去年快手和今年字节的出现,无疑给这个流转于三个互联网大厂之间的年度“保留节目”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然而,相比于往年“前辈们”平均 50 天的筹备时间,字节今年只有 27 天,这样极短的筹备周期此前从未发生。倒计时开始,如何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一幕:发令枪响,启程!
"感觉像是一直在准备高考,突然文化课改成踢足球,踢的还是世界杯。"
中国互联网圈有一句戏言:没有中国人搞不垮的网站。春晚红包活动即是一部记载互联网公司宕机事故的编年史,再强的高并发能力在十几亿观众面前都显得格外脆弱。曾经参与过春晚项目的团队笑称,活动难度级别是“从爬泰山到登珠峰”。
2021 年预留的时间只有 27 天,应对上更显局促。
其实从 2020 年 10 月开始,抖音一直在准备春节活动,毫无预兆地将活动主场搬上春晚,"感觉像是一直在准备高考,突然文化课改成踢足球,踢得还是世界杯",肖宇笑着感叹道,“虽然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春晚任务,头三天却仍是感到心慌”。
项目初期,需要考虑的方向繁多,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小觑。就像一艘海上巨轮,只要出现任何一道细小裂纹,都可能造成万吨海水涌入的致命后果。因此,在活动准备阶段,工作脉络梳理和明确核心里程碑节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春晚活动项目组首先对核心链路、活动链路和常规链路进行梳理,全面覆盖了项目涉及的各个方向,并按照优先级由主到次梳理展开。根据春晚时间倒推,团队确定了 9 个重要里程碑节点,其中包括:3 次压力测试、1 次容灾演练、4 次剧本演练和 1 次实操。
一切已经就绪,齿轮转动到了 关键的楔合点,真正的难关逐渐浮现在字节人的眼前。
二幕:十八次演练
"春晚的放大效应不允许技术团队有一丁点的侥幸心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