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在防疫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快速跨入“数字化元年”,数字化办公需求暴涨,协同办公行业异军突起。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3.5%,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00亿元。
在企业的高效运行中,协同办公应用的作用至关重要。
对企业员工而言,数字化办公“三大件”已经成为日常——即时通讯应用满足员工之间沟通协作需求;OA、ERP、CRM 、SCM等系统满足业务管理需要;各类智能办公硬件,如智能打卡机、智能会议平板、远程会议设备等,则成为接入前两者的“入口”。
然而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三大件的出现并没有解决数字化改造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即时通信产品主要在企业信息交流方面发挥作用,难以满足企业在设备、技术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因此无法帮助企业完成全面、深度的数字化改造。
事实如此。
员工在即时通讯应用接收信息,信息经过个人理解,操作,通过智能设备录入到OA、CRM等系统中,碎片化的信息、数据,无形中耗费了大量人为整理的精力和时间,造成效率低下。
在企业运行中,数字化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事件的本身主导者,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才是决定性的存在,如何让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在“工具”帮助下高效处理事务,成为企业服务提供者的目标。
“工具”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但“工具”多了,也有可能成为事物发生过程中的“障碍”:企业内部的IM应用无法与业务管理系统对接、智能设备系统封闭性、导致在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形成“数据孤岛”… 大量事务需要创新性的共创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多次的讨论,不断涉及更多人、衍生更多事。
“原本我们想象中环环相扣的环,可能并没有扣上。”
随着企业数字化需求的不断涌现,行业数字化转型也将逐渐进入深水区。效率工具更需要回归“高效”本质,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让企业内部的三类协同应用,起到1+1+1大于3的效果。
MAXHUB 智慧协同平台:赋予协作效能
4月15日,MAXHUB 举行线上新品发布会并正式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定位,MAXHUB 品牌定位从正式升级为“智慧协同平台”。
MAXHUB 总裁刘洋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会议平板品类的开创者,MAXHUB 从一方讨论的天地入手,希望通过科技化的手段和观察入微的场景洞察,赋予企业协作真正的效能。”
发布会期间,MAXHUB 正式公布多款会议平板及音视频新品,发布“MAXHUB 协作平台”,通过软硬件智慧协同,实现智慧办公场景的全覆盖,保留每个场景环节产生的核心价值。
借助MAXHUB 智慧协同平台,无论是个人、远程、还是多人会面,无论是线下讨论、还是数字会议,都能通过端上的高精度传感器及算法能力,将场景下的协作数据精准抓取,实现场景下知识精髓的完整保留。
让协作场景环环相扣
在本次发布会上,MAXHUB 完成了场景智能硬件的全面覆盖。
基于MAXHUB 软硬件建立起的智慧办公能力,用户通过MAXHUB 协作平台能够以手机、个人电脑、会议平板任一终端作为入口。
从事务本身出发,基于一个主题事务进行协同共创。每个环节无缝衔接,不同团队之间可以基于共同制定的目标,同步工作、共享资料、创作内容、沉淀成果、固化流程, 终通过扁平化、去中心化的逻辑框架实现简单高效的共创价值。
与此同时,MAXHUB 将融入企业原有生态,比如同步进展的数据与业务定制的视频会议日历打通、比如会议内容的数据沉淀与业务CRM系统打通梳理商机、又比如内容创作过程中的知识沉淀与KB系统打通形成知识库的版本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