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新 发现,通过检测大便中特殊细菌的变化可以发现早期大肠癌。这一研究成果有望用于大肠癌的早期简易检测,以及通过改善肠内菌群来预防癌症。
近年来,大肠癌成为日本人罹患 多的一种癌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和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包括健康人和早期大肠癌患者在内的616人的大便,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等手段分析他们肠内细菌的增减和物质代谢情况。
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种检测早期大肠癌的新技术。报告称,每个人的肠道内平均约有40万亿个细菌,肠内菌群与肠道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存在着关联。
研究人员发现,极小阿托波氏菌和解齿放线菌这两种特殊细菌在大肠癌早期增多,他们认为这两种细菌增多不是大肠癌的结果而是病因。通过检测大便中的这两种细菌增量可以排查早期大肠癌,检测准确度可达约80%,而现在的早期大肠癌检测通常是便潜血检查,准确度不高。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18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周边踏青游 | 带娃看亚洲“五福小象”,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这些科普知识要记牢
■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
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 联合开展线上科普知识讲座
燃放烟花爆竹能给空气消毒?这些科普知识要知道
五一出门旅游安全吗?这些疫情科普知识要知道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 高年龄限制吗?该怎么衡量获益和风险?权威解答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
南阳市 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南阳市 十二小学
理性应对新冠病毒,这些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
【慎重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关键是做好手卫生!【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科普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