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国际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那么他们是如何睡觉的呢?
为了防止在睡眠中飘浮并被撞醒,在睡觉时宇航员通常会使用睡袋,再把睡袋固定到空间站内的舱壁上。由于在失重状态下,睡着的人两臂会自己摆动,为了避免无意中碰到开关,航天员在睡觉时必须把双手束在胸前或放入睡袋中。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Koichi Wakata)在空间站曾经工作了4个半月,他说晚上把自己固定住是关键,否则就有可能碰到计算机和设备开关,导致其意外打开。
![]()
图示:1999年5月,宇航员丹尼尔·巴里(Dan Barry)在国际空间站外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巴里喜欢在地球上蜷成一团睡觉,在国际空间站他用尼龙搭扣把膝盖固定在胸前。
前宇航员斯多里·马斯格雷夫(Story Musgrave)说,“宇航员在太空睡觉时,身体位置会受到一些影响。而四肢会在伸展和弯曲之间找到一种舒适的平衡。”
首先,在太空中睡觉不必担心身体会压住胳膊。宇航员们说,睡觉时身体没有压力感觉有点奇怪,有点像四肢放松地漂浮在游泳池里。
而在太空中生活了一年之久的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则认为,“在太空中睡觉比在床上睡更难。因为这里的睡姿永远都是一样的。你永远不会像在地球上躺在床上那样得到完全的放松。”
太空中睡觉的挑战
在太空中,宇航员的身体会同时被拉向各个方向,很难在睡眠中保持卷曲的姿势。因此,对于喜欢把膝盖抵在胸前,蜷在床上睡觉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挑战。比如艾文斯和巴里在睡觉时都用尼龙搭扣把膝盖固定起来。
本文地址:https://www.toutiao123.net/news/112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科普信息网
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 联合开展线上科普知识讲座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周边踏青游 | 带娃看亚洲“五福小象”,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慎重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关键是做好手卫生!【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这些科普知识要记牢
南阳市 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南阳市 十二小学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 高年龄限制吗?该怎么衡量获益和风险?权威解答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燃放烟花爆竹能给空气消毒?这些科普知识要知道
■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五一出门旅游安全吗?这些疫情科普知识要知道
理性应对新冠病毒,这些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
【科普知识】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