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形成高频震慑——今年中央 三轮巡视工作前瞻
刚刚完成对今年 二轮被巡视地区、单位的巡视情况反馈后不久,13个中央巡视组在众人瞩目中,再上征程。
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对今年 三轮专项巡视发出动员令。
这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开展的 五轮巡视。
首次一年内开展三轮巡视,震慑强度力度前所未有
一年之内开展三轮中央巡视,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的强度、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形成有力震慑。
在巡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背后,是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3年4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5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 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为巡视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这是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其间, 28次主持召开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5次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并召开4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推动巡视工作。
在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中央巡视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巡视全覆盖。有关中央巡视组的消息总能引起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作为党内监督的一把利剑,巡视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
中央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了一批中管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中央纪委根据巡视组移交的这些问题线索立案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广东原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海南原省委常委、副省长谭力,天津市原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局长武长顺,山西“塌方式”腐败案……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几十名中管干部中,超过一半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来源于前三轮巡视。
与此同时,中央巡视组还发现了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管理的一大批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今年首轮巡视结束后,仅海南、天津、山东三省市查办的涉及一把手违纪违法的案件就达400多件。
中央巡视工作的强力推进,直接带动了各省(区、市)巡视工作的风生水起。各省(区、市)纪委也根据当地巡视组发现的问题线索立案查处了一大批腐败案件。巡视发挥的震慑作用呈几何级数增长。
全面铺开专项巡视,打造更“快”的监督利剑
在此次动员部署会上强调,在“专”字上做文章,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发挥专项巡视的威慑力。
本轮巡视的 大特点,便是13个中央巡视组全部开展专项巡视。
专项巡视,是巡视工作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是确保巡视工作形成更大震慑力的重要举措。
从“三个不固定”、“一次一授权”,到深化巡视监督内容,再到本轮全面铺开专项巡视……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几轮巡视,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要实现巡视全覆盖,必须创新方式方法,使党内监督不留空白。
如果说常规巡视是“阵地战”的话,那么专项巡视就可以称得上是“运动战”。与常规巡视不同,专项巡视目标清晰,指向明确,机动灵活、方法多样、进度更快,一般用时仅为一个月左右,比常规巡视少了一半。
此次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提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巡视。这也意味着今后大多数巡视任务将通过专项巡视方式来进行,普遍开展专项巡视将成为巡视工作的新常态。
专项巡视的 大特点是机动灵活,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那么,如何确定被巡视单位呢?
据了解,在确定本轮专项巡视对象时征求了中央纪委相关纪检监察室和中央组织部有关局的意见,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提出拟巡视对象名单, 终报中央审定。
专项巡视组工作人员中既有具备巡视经验的专职人员,也有来自有关职能单位的兼职人员,来源不受局限,因需配人。本轮巡视组人员名单中,就有多人来自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和审计部门。
此外,各省(区、市)巡视机构派员到中央巡视组挂职培训的比例也有所提升。其在分组讨论时纷纷表示,将把在中央巡视组工作期间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地方。
集中巡视8家央企,央企再成关注对象
在本轮13个巡视对象中,有8个单位是央企,涉及交通运输、通信、能源、汽车船舶制造等多个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