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当前多个国家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公众应如何防范病毒,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又该怎么办呢?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多国官方医卫机构纷纷给出建议。
如何避免被感染?世卫组织专家认为, 重要的是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以及安全饮食,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与他们保持至少一到两米的距离。具体操作包括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等。
如果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世卫组织专家说,如果只是感到不适,可先在家中观察。如果接触过潜在感染源,并有发烧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则要及时就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门专家说,本身患有心脏病、肺病等疾病的人群,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德国联邦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专家提醒,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人进入公共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以防病毒通过飞沫传染他人。口罩务必完全贴合脸部,一旦弄湿及时更换。
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需要马上就医吗?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应在 后一次接触后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14天,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畏寒、身体疼痛、腹泻等症状。一旦有症状出现,立即就医并告知有关接触史;如无任何症状,可照常生活。
一些疑似和轻症患者可能需要居家隔离。世卫组织提醒,居家隔离人员一定要与医疗卫生机构保持联系。如条件允许,医护人员 好定期上门了解被隔离人员情况,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也需密切关注。
美国疾控中心在一份相关预防指南中专门对被隔离人员提出具体要求,包括限制外出,不要前往公共场所,也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租车;在家时应尽可能处在与其他家人不同的房间,如有可能的话使用单独洗手间;与他人在同一房间时,应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注意遮挡,然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与家人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常用物品勤消毒;如果病情恶化,立即就医。
关于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日本厚生劳动省也给出了勤洗手、佩戴口罩等建议,不过该机构同时呼吁民众注重心理健康,不要对疫情过度担心。(参与记者:刘曲、聂晓阳、陈俊侠、周舟、华义)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科普知识】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周边踏青游 | 带娃看亚洲“五福小象”,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南阳市 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南阳市 十二小学
■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科普信息网
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这些科普知识要记牢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
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 联合开展线上科普知识讲座
燃放烟花爆竹能给空气消毒?这些科普知识要知道
五一出门旅游安全吗?这些疫情科普知识要知道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 高年龄限制吗?该怎么衡量获益和风险?权威解答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理性应对新冠病毒,这些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
【慎重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关键是做好手卫生!【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