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打响,恐慌情绪也让谣言四起。近日,“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有网民看到后为了避免被感染,出于恐慌遗弃宠物,甚至有人把宠物从楼上抛下造成宠物惨死。
猫狗能从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占C位”,成为人类的伴侣动物,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和人类相爱相 的磨合岁月。
狗从狼驯化而来,人们驯化狗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
猫的驯化历史比较短,但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不论是狩猎、看家护院,还是清除鼠害、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猫狗都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在这种长期的豢养和驯化的过程中,猫狗已经与人类互相适应,成为人类家庭中的一分子,人类和猫狗互相对一些病毒、细菌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对于不能适应的病毒、细菌,人类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避免问题出现,减少危害。比如狂犬病,人类是有疫苗可控的。”天津市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会长丁少忠说。
宠物是否会感染新型肺炎目前没有定论,专家建议,不要主动遗弃那些一直养在家里的动物,当前没有科学证据证明狗猫等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且目前尚未发现一例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猫狗病例,请大家不要恐慌。
建议在与家养动物接触过程中,注意家养动物的日常清洁卫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家养动物在户外活动返回家中后要及时清洁洗澡。
除猫狗之外,如今人们还喜欢把野生动物当宠物养。对此丁少忠说,野生动物不同于猫狗,也不同于马牛羊猪这些经济动物和役使动物,可以说它们没有和人类长期作为亲密伙伴的适应过程,双方都是陌生的。有些野生动物本身可能带有病毒,这些病毒或许在野生动物身上不发作,但通过人体接触可能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如果贸然将野生动物拿来直接当成宠物,还是存在很大健康隐患的。
除了存在健康隐患外,把野生动物当宠物养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检疫科负责人刘洋介绍,野生动物没有经过人类上千、上万年的驯化,因此很多动物都充满野性,很容易对人类发起攻击。还有一些动物具有毒性,比如蛇、蜥蜴,人类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伤害。
有人会问:“遗弃猫狗的行为不可取,那么把这些不安全的家养野生动物遗弃总可以了吧?”刘洋说:“当前,遗弃家养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把这些野生动物变成“流浪”野生动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一些外来物种,随意丢弃到外界,如果大量繁殖,还有可能打破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旦发生和野生动物有关的疫情,在病毒源头宿主不明朗的时候,与野生动物有亲缘关系的比如鼠类、禽类,就可能变成病毒源。随意把它们丢弃,就有可能让它们变成中间宿主,这是非常危险的。”丁少忠提醒。
如果此时实在不想饲养家中的野生动物,主人可以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对野生动物进行妥善处置。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科普信息网
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 联合开展线上科普知识讲座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周边踏青游 | 带娃看亚洲“五福小象”,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慎重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关键是做好手卫生!【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这些科普知识要记牢
南阳市 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南阳市 十二小学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 高年龄限制吗?该怎么衡量获益和风险?权威解答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燃放烟花爆竹能给空气消毒?这些科普知识要知道
■疫情防控科普知识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大家要做好三件事
五一出门旅游安全吗?这些疫情科普知识要知道
理性应对新冠病毒,这些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家有老人的请注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来了
【科普知识】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做好防护?这些要点家长们务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