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无知带来恐惧的话,那么知识常常会为我们带来行动的勇气。
这个春节假期,相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相关的新闻和科普知识占据了人们每天绝大多数时间和注意力。所谓“久病成医”,这些信息估计让广大吃瓜群众都快成为半个传染病专家了。
但这里还是遗留了一连串问题:我们把病毒都制伏了吗?被我们制伏的病毒关在哪里?这些病毒会不会真的再次“跑”出来?
关于人类和病毒战斗的历史,你需要知道哪些?
从未合上的魔盒
到今天,我们人类尽管不敢说完全战胜了病毒,但至少我们已经掌握了病毒的遗传奥秘,也能通过基因检测找到大部分病毒的宿主,并且还成功地把一部分的病毒控制和保存在特定的实验室里,针对某些流行的病毒爆发也有相应完善的防治措施。正是这种对病毒的控制能力,让现在的我们还能如此从容正常地生活。
而认识和防治这些病毒,人类是付出了滔天代价的。
“黑死病”
以闻名历史的(鼠疫杆菌)为例。黑死病的 一次爆发被称为“查士丁尼鼠疫”。这场瘟疫公元542年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爆发起,一路向西蔓延至西欧,在其陆续爆发的两个世纪里,夺走了约1亿人的生命。 二次则是在中世纪的1348~1351年,黑死病在欧洲迅速蔓延,让欧洲人口再次减少近四分之一。
在16、17世纪,至少夺取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1894年,我国广东、香港一带出现的黑死病,传播范围也很广。1898~1928年间,黑死病在印度夺去了数白万人的生命。直到20世纪60年代,黑死病还曾在越南流行。
早期欧洲人对鼠疫的防治,更多带有一种魔幻色彩,比如放血疗法、长期不洗澡、 光城里的猫,这些举措不仅没有找对病因,还用错了方法,加重了疫情的扩散。
浓厚的宗教氛围让更多人认为是上帝的惩罚,“鞭笞者兄弟会”认为人通过自虐来忏悔自己的罪孽才不会得黑死病,后来演化为更为极端的措施就是把犹太人视作病毒散播者,进而实行极为惨烈的种族迫害。
作为冲在疫情 一线的医生,因为相信怪鸟可以吓退病毒, 一次阴差阳错地穿上了“鸟嘴”套装。当然这些 “防护服”并没有太大作用。
18世纪后,黑死病在欧洲几乎绝迹。真正让黑死病消失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幸存者免疫力的提高;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下水道和肥皂的普及功不可没;还有 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离, 早由米兰大主教无意中发现的隔离,让米兰城幸存。
该办法也成为全欧洲司空见惯的防治黑死病的举措。在我国1910年东北鼠疫大流行期间,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采取了隔离疫区、控制交通,发明了双层纱布囊口罩等举措,短期内扑灭了此次肺鼠疫传染,成为率先在中国建立防疫医疗体系的先驱。
近几十年,鼠疫已经大幅减少,就我国而言,仅在西部、西北部地区仍有散发病例发生。 近几个月前,内蒙古牧区的两个牧民被诊断为腺鼠疫确诊病例。可以说,鼠疫病毒仍然存在于它的自然宿主中,人类仍然可能通过与这些宿主的接触再次感染鼠疫。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严格疫情预防机制,能够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同时,由于及时诊断,及时抗菌药物的应用,病死率已降至10%左右。但肺鼠疫、脓毒血症型鼠疫预后极差,属于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人类病毒的潘多拉魔盒当中,鼠疫病毒仍然需要我们牢牢监控、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天花,
在历史上更是一种威名远播,却被人类制服的病毒,成为了 早被彻底消灭的传染病。
在有记录的三千年当中,天花病毒在全世界蔓延,并 掉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夺走至少5亿人的生命。早在公元前1145年就有天花 死埃及法老的记录。天花病毒下的幸存者,如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也会在脸上留下得过天花后的痘症。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 一次成功接种了牛痘。牛痘的发现,仿佛让天花病毒突然从一种凶猛野兽变成了被驯服的家畜。只要是接种了牛痘的人们,便同样会对天花病毒免疫。
即使找到抵御天花病毒的克星,在此后三百年时间里,仍然有2亿人死于天花带来的瘟疫。
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天花疾病的死亡率才逐步下降。1967年开始,人类进行 后了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直到1977年,索马里的一位天花患者成为 后一个已知的自然病例,人类终于用天花疫苗完全控制住疾病的传播。在此期间,天花病毒经历了这个全球范围的疫苗接种运动而被彻底消灭之前,仍然夺走了数白万人的生命。
到此为止,天花病毒的故事可以画上一个圆满句号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头条123 所有,欢迎 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